首页 > 法律咨询 > 正文

根据民法典,婚前的作品在婚后取得收益属于共同财产吗?

2024-05-10 22:25:33 | kk律师网

今天KK律师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根据民法典,婚前的作品在婚后取得收益属于共同财产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根据民法典,婚前的作品在婚后取得收益属于共同财产吗?

根据民法典,婚前的作品在婚后取得收益属于共同财产吗?

您好,婚前的作品在婚后取得的收益属于个人婚前财产, 除非能够证明一方在婚后对取得这笔稿费做出贡献的,比如因为该方的努力而让稿费在婚后又增加了,那该方就可以主张分到增加部分中适当份额的财产。婚前财产和婚后财产的判断依据并不是财产利益何时取得,而是产生财产的原始权利何时取得。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 1062 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 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 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解释(一)》第 24 条: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 第一款第三项规定的“知识产权的收益”, 是指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实际取得或者已经明确可以取得的财产性收益。

根据民法典,婚前的作品在婚后取得收益属于共同财产吗?

民法典实施日期为几月几日

1954年,全国人大常委便开始组织起草《民法典》,历时66年,终于在2020年5月28日第13届全国人大会表决通过,并于2021年1月1日正式生效。

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不仅是我国条文数最多的一部法律,也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之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中国开启了“民法典时代”。

《民法典》被称作“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从出生、读书、工作、买房、买车、结婚、生儿育女、分家析产、安享晚年,总之从生到死所经历的所有事情,全都被这本法典既约束着,也保护着。

《民法典》以基本法的形式,影响着每个公民的民事行为。理性中传递温情,规则中传递价值。符合中国国情,体现时代特色,反映人民意愿。

民法典公民民事权利内容

1、根据民事权利是否以财产利益为内容,民事权利可分为财产权和人身权。财产权,是指以财产利益为内容,直接体现财产利益的民事权利。财产权既包括物权、债权、继承权,也包括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利。

人身权,是指不直接具有财产内容,与主体人身不可分离的权利。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

2、根据权利的作用,民事权利可分为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和形成权。

支配权,是指主体对权利客体可直接加以支配并享受其利益的权利。物权、人身权、知识产权都属于支配权。

请求权,是指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

抗辩权,广义上是指抗辩请求权或否认他人的权利主张的权利,有的称为异议权;狭义上是指对抗请求权的权利。

形成权,是指权利人得以自己一方的意思表示而使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权利。

3、根据民事权利的效力范围,民事权利可分为绝对权和相对权。

绝对权,又称对世权,是指其效力及于一切人,即义务人为不特定的任何人的权利。物权、知识产权、人身权都为绝对权。

相对权,又称对人权,是指其效力及于特定人的权利,即义务人为特定人的权利。债权为典型的相对权。

4、根据两项相互关联的权利之间的关系,民事权利可分为主权利与从权利。

主权利,是指两项有关联的权利中不依赖另一权利可独立存在的权利。

从权利,是指两项有关联的权利中其效力受另一权利制约的权利。

5、根据相互间是否有派生关系,民事权利可分为原权利与救济权。

原权利为基础权利,是权利性民事法律关系中的权利。

救济权是由原权派生的,为在原权受到侵害或有受侵害的现实危险而发生的权利,是保护性法律关系中的权利。

6、根据权利有无移转性,民事权利可分为专属权与非专属权。

专属权,是指无移转性,权利人一般不能转让,也不能依继承程序转移的权利。人身权就属于专属权。

非专属权,是指具有转移性,权利人可以转让,也可依继承程序移转的权利。财产权多为非专属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条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猜念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一千二百六十条 本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根据民法典,婚前的作品在婚后取得收益属于共同财产吗?

民法典1133条原文

kk律师网(https://www.kklvshi.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民法典1133条原文的相关内容。

“遗嘱”那些事

在中国传统社会的认知里,许多人忌讳谈及死亡,认为生前立遗嘱“不吉利”。正是受到这种观念影响,往往容易出现在被继承人死后因遗产继承问题协商无果,产生甚至激化家庭矛盾,上演家族间遗产“争夺战”,使得家庭原本的温情消散殆尽。

生前立好遗嘱,未雨绸缪,它既能够确保立遗嘱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处分遗产,还能避免自己的“身后事”变成“麻烦事”。

1

法条链接:

《民法典》第1133条规定: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信托。

Q1

所有的人都可以立遗嘱吗?

不是

立遗嘱人必须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具有立遗嘱的能力,所以不能设立遗嘱。

Q2

遗嘱中可以处分哪些财产?

遗嘱人可以处分自己名下的财产,如工资、存款、车辆、房屋等合法财产。但是注意,

不能处分国家、集体、他人所有的财产

,例如夫妻之间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遗嘱人只能处分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财产。

2

遗嘱是单方法律行为,

只有在遗嘱人死亡时才生效

。并且,遗嘱人的想法发生变化的,可以撤回、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遗嘱人实施与遗嘱内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为的,视为对遗嘱相关内容的撤回。

Q3

写好的遗嘱,被他人篡改怎么办?

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遗嘱必须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伪造的遗嘱无效。

3

《民法典》颁布后,在保留原有的自书、代书、公证、录音、口头遗嘱的基础上,继承编

新增打印遗嘱和录像遗嘱两种形式

。遗嘱的形式这么多,该选择哪种好呢?

(一)

口头遗嘱要慎用

法条链接:《

民法典》第1138条: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消除后,遗嘱人能够以书面或者录音录像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

■ 案例:

张大爷因突发心脏病紧急送入医院,在手术前因情况紧急,张大爷在医生和护士的见证下,口头立下遗嘱将自己的财产的一半留给老伴,一半留给儿子。好在医生的极力抢救,张大爷转危为安,并且在家人的精心照料下康复出院。五个月后,张大爷心脏病复发死亡。若张大爷仅有老伴和儿子两位继承人,且未立其它遗嘱。那么张大爷去世后的遗产该如何处置呢?

√ 解答:

张大爷病危时在两个以上见证人见证下,其立有一份口头遗嘱。但张大爷康复后,未能及时以书面或者录音录像形式立下遗嘱,故其先前的口头遗嘱内容是无效的,按照法定继承处理,遗产原则上由老伴和儿子平分。

(二)

自书遗嘱要注意什么?

法条链接:

《民法典》第1134条: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

自己写是遗嘱是自书遗嘱,需要从头到尾都要本人亲笔书写、签名,并且注明年、月、日哦。

(三)

代书遗嘱的关键是?

法条链接:《

民法典》第1135条: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的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并由遗嘱人、代书人和其他见证人签名,注明年、月、日。

若遗嘱人不会写字,或因身体原因无法拿笔写字,此时可以找其他人帮忙书写遗嘱,即法律规定的代书遗嘱。代书遗嘱关键是要找到两个以上的见证人,其中一个见证人可以代书,写完之后遗嘱人、代书人、其他见证人都要签名,并注明年、月、日。这样一份代书遗嘱就写好了。

另外,无论是在立自书、代书遗嘱或者口头遗嘱,最好能够将自己

立遗嘱的过程全程拍摄下来

,这样就能很清楚到知道立遗嘱时神智是否清楚,都有谁在场,是否是遗嘱人真实意思表示,避免他人对遗嘱真实性产生质疑。

(四)

遗嘱也可以打印了

《民法典》将打印遗嘱确定为法定遗嘱形式之一,对其形式要件也予以明确。

法条链接:《

民法典》第1136条:打印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遗嘱每一页签名,注明年、月、日。

■ 案例:

王阿姨生前立有两份遗嘱,自书遗嘱在前,载明自己名下房产由再婚的丈夫继承,落款处有王阿姨亲笔签名,注明年、月、日。两年后,王阿姨打印了一份遗嘱,载明自己名下房产由儿子继承,除签名外其他内容均是打印。现再婚丈夫起诉王阿姨儿子要求按照自书遗嘱来继承房产,其诉请能否得到支持呢?

√ 解答:

应当得到支持,虽然《民法典》确认打印遗嘱形式,但是王阿姨打印的遗嘱不满足其形式要件,未有两个以上的见证人在场见证且未在每一页签名,注明年、月、日,故因打印遗嘱不满足形式要件而被法院认定未无效,进而支持王阿姨再婚丈夫的诉请。

(五)

拍一段短视频可以做遗嘱吗?

法条链接:

《民法典》第1137条:以录音录像形式立的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录音录像中记录其姓名或者肖像,以及年、月、日。

《民法典》继承编在录音遗嘱的基础上,确认了录像遗嘱作为法定遗嘱形式之一。这就意味着遗嘱人可拍一段短视频作为遗嘱,

但需要满足一定形式要件

,

一是

需两个以上的见证人在场见证;

二是

遗嘱人口述遗嘱内容;

三是

遗嘱人和全体见证人应在录音录像中记录其姓名或者肖像,以及年、月、日。

(六)kk律师网

公证遗嘱不再具有优先效力

公证遗嘱即遗嘱人经公证机构办理的遗嘱,需遗嘱人亲自到公证机关申请办理公证或者请求公证人员到其所在地办理遗嘱公证,需由两名以上的公证员按照公证处标准流程办理,公证人员在对遗嘱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审查的基础上依法作出公证,出具《遗嘱公证书》一式二份,由公证机关和遗嘱人分别保存。

法条链接:

《民法典》第1142条:遗嘱人可以撤回、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

立遗嘱后,遗嘱人实施与遗嘱内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为的,视为对遗嘱相关内容的撤回。

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

无论选择哪种遗嘱形式,都需要

确保遗嘱的内容表述准确,具体,否则易产生歧义

。其次自书、代书遗嘱要本人签名,若仅有盖章或手印,很可能不具有法律效力。同时,要写清楚年、月、日,若遗嘱人前后存在多份遗嘱的,能够区分出前后顺序。再次,选择谁做遗嘱的见证人也很重要,否则,遗嘱的真实性难以保证。

Q4

哪些人不可以作为遗嘱的见证人?

一是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以及其他不具有见证能力的人不能作为见证人。

二是

继承人、受遗赠人。

三是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有利害关系的人,例如继承人、受遗赠人的债权人,因遗产份额的处分关系到其债权能否完全实现的问题。

以上就是KK律师网整理的根据民法典,婚前的作品在婚后取得收益属于共同财产吗?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KK律师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kk律师网:www.kklvshi.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根据民法典,婚前的作品在婚后取得收益属于共同财产吗?”相关推荐
民法典关于嫁妆的规定(民法典规定嫁妆是否属于共同财产)
民法典关于嫁妆的规定(民法典规定嫁妆是否属于共同财产)

民法典关于嫁妆的规定法律主观:《民法典》规定结婚后给的嫁妆是共同财产,结婚前的嫁妆属于女方的个人财产。个人财产不能够分割。共同财产还包括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以及知识产权的收益。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夫妻可以在婚前约定财产的归属。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

2024-05-05 20:45:51
民法典C 根据《民法典》,下列关于离婚时夫妻双方财产处理的说法,正确的有( )。
民法典C 根据《民法典》,下列关于离婚时夫妻双方财产处理的说法,正确的有( )。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答案】:C(1)选项A:8周岁以上(包括8周岁)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2)选项B: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自然人(不论是否已经成年)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3)选项D: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下列关于《民法典》说法不

2024-06-16 11:15:44
民法典婚前财产离婚后如何分配
民法典婚前财产离婚后如何分配

学习民法要看那些资料书?对于民法学初学者而言,首先,选一本好的民法教材,重要的吃是透教材的基本知识,然后对民事的案例进行分析学习与适用民法条文结合,努力锻炼学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处理各类事务的实务能力。一、必读教材王泽鉴著:《民法总则》郑玉波著:《民法总则》王利明著:《民法总论研究》梁慧星著:《民法总论》龙卫球著:

2024-05-01 00:51:29
民法典离婚后亲属关系解除吗?
民法典离婚后亲属关系解除吗?

民法典离婚后亲属关系解除吗?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按新的民法典(2021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规定,亲属包括配偶、血亲和姻亲。离婚后,配偶关系当然是解除了的。血亲是指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包括直系和旁系,不会因离婚有变化。姻亲是指由婚姻关系而产生的亲属,但配偶本身除外。可分为血亲配偶、配偶血亲和配偶血亲的配偶三类。只能说离婚了之后部份亲属关系解除,部份不解除。例:如果以A男为主人公,

2024-06-08 05:28:14
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供用电合同中,用电人 民法典关于私拉电线的规定
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供用电合同中,用电人 民法典关于私拉电线的规定

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供用电合同中,用电人法律主观:供用水、气、热力合同,与供用电合同一样,都是一种持续供给合同。合同的标的,即水、气、热力,既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能源,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供应方都是特殊主体,只能是依法取得特定营业资格的供应企业。其合同都是供应人向使用人供应水、气或者热力,使用人支付价款的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关系都是一种买卖关系。由于供用水、气、热力合同与供用电合同有许

2024-06-16 12:12:14
民法典居住权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居住权
民法典居住权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居住权

民法典居住权规定法律主观:一、民法典对居住权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六条的规定,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二、居住权属于什么权居住权是特定的公民在自己依法占有的房屋内因居住和生活而享有的并排斥他人非法干涉的使用房屋的权利。居住权的性质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1、居住权作为一种独立的用益权

2024-05-02 02:31:42
婚前债务隐瞒属于什么
婚前债务隐瞒属于什么

签订合同一方故意隐瞒法律主观:签订合同时一方故意隐瞒重要事项,协商不成,被欺诈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四条对签订合同一方故意隐瞒规定,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

2024-05-09 08:49:10
民法典关于共同喝酒致死有什么规定?
民法典关于共同喝酒致死有什么规定?

民法典关于共同喝酒致死有什么规定?民法典没有明确关于共同喝酒致死的规定,但是明确了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也就是因为劝酒等行为导致行为人死亡的,要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024-06-27 23: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