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正文

民法典一户一宅的户如何界定

2024-05-12 00:31:33 | kk律师网

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民法典一户一宅的户如何界定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民法典一户一宅的户如何界定

一户一宅法律规定

一户一宅法律规定如下: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是指农民建造住宅和附属设施并对其进行占有和使用的权利,该权利作为物权法规定的用益物权类型之一,是广大农民赖以生存的重要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

从该规定可以看出,农村一户家庭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而不能拥有两处甚至更多的宅基地。这一立法的目的在于既要保障广大农民的居住权,防止出现农民居无定所、甚至无处居住的问题,也要防止一户家庭拥有多处宅基地造成土地浪费、降低土地利用效率的问题。

但同时从该规定并不能得出一户家庭必须拥有一处独立宅基地的结论。在判断一户家庭是否应当拥有一处独立宅基地时,应当考察该户家庭是否拥有居住场所,是否存在居住困难等。在满足居住条件的情况下,两户或两户以上的家庭共同居住在一处宅基地,亦与法律规定的精神相合。

为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改善农村村民居住条件,促进宅基地节约集约利用,保护农村村民合法权益,助力乡村振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明确了宅基地的申请条件和分配原则。《办法》明确了家庭没有宅基地的,因自然灾害,政策性拆迁等需要重新选址建设住宅的子女结婚确需分户居住,现有宅基地又无法满足分户居住需求的,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的农村村民是可以申请宅基地的。

宅基地的分配必须遵循成员申请、集体审议、按户取得、一户一宅、面积限定、规划管控的原则。

关于集体建设用地:

本办法所称宅基地是指农村村民用于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的集体建设用地,包括住宅、附属用房和生活庭院等用地。本办法所称农村村民是指具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的人员。

民法典一户一宅的户如何界定

民法典一户一宅的户如何界定

“一户一宅”是对农村村民拥有宅基地处数的规定,“一户”是指具有本村常住户口且享受集体资产分配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家庭。

国土“户”是指本行政区域内实行农村集体所有制形式的本村常住户(寄户除外)。户数及人口以公安机关登记的户籍为基础,由国土部门最终认定。“一户一宅”的认定标准:(3)

1.夫妻离婚三年以上的且未共同生活或离婚后一方又另行结婚的可以认定分户。

2.农户只有一个子女的,父母与子女共同申请,不得另行分户。

3.农户有两个以上子女,但只有一个儿子的,父母随儿子提出申请,不得另行分户。

4.农户有两个以上儿子,其中一人成年可以单独申请分户,其中父母应随一方子女,不得单独分户手羡。

5.一户村民虽有两处或两处以上宅基地,但面积总和未超过规定宅基地面积标准的,可以认定为一宅。

6.四代同堂或三代同堂的第三代(其中第三代为儿子)符合结婚条件的,同住一宅且现有住房占地面积少于最高限额的,可以申请第二宅。

7.干部、职工的配偶为农民,需要在配偶的户籍所在地建房,且没有享受公房、集资房、货币分房等房改政策的。

8.建房宅基地面积标准以村庄规划布局为准,但使用农用地的面积最高限额不得超过125_,使用其他土地的面积最高限额不得超过140_。

一户一宅中认定一户是:具有本村常住户口且享受集体资产分配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家庭。农村宅基地的分配实施“一户一宅”的原则,即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户不分大小,一般以公安户籍部门印发的户口本为准。

“一户一宅”是对农村村民拥有宅基地处数的规定,“一户”是指具有本村常住户口且享受集体资产分配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家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 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

人均土地少、不能保障一户拥有一处宅基地的地区,县级人民政府在充分尊重农村村民意愿的基础上,可以采取措施,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保障农村村民实现户有所居。

农村村民建住宅,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规划,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并尽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编制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规划应当统筹并合理安排宅基地用地,改善农村村民居住环境和条件。

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由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批准;其中,涉及占用农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农村村民出卖、出租、赠与住宅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国家允许进城落户的农村村民依法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

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农村宅基地改革和管理有关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五条 户口登记以户为单位。同主管人共同居住一处的立为一户,以主管人为户主。单身居住的自立一户,以本人为户主。居住在机关、团体、学校、企业、事业等单位内部和公共宿舍的户口共立一户或者分别立户。户主负责按照本条例的规定申报户口登记。

民法典一户一宅的户如何界定

民法典宅基地与房屋的关系是怎样的

kk律师网(https://www.kklvshi.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民法典宅基地与房屋的关系是怎样的的相关内容。

法律分析:房产与宅基地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宅基地是对土地的一种使用权,房产是房屋的一种产权,二者的关系具体表现在:宅基地是房产存在的基础和承载物,没有宅基地,房屋就无法存在,相反,没有房产,宅基地也将失去其存在的目的而不称其为宅基地了,从而变成了一般的其他土地,因而二者在空间上是统一的,在法律概念上是一致的,房产是建造在宅基地上的房屋,宅基地则是以承载住房为目的的土地,二者密不可分,共同构成了有机联系的整体。

根据法律规定,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农民的住房归农民所有。这样,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与房屋所有权主体存在着并非一致的情况,但农村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为农民享有。

相关法律规定,宅基地使用权人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权利,有权依法利用该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六十二条:宅基地使用权人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权利,有权依法利用该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

kk律师网

以上就是KK律师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KK律师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kk律师网:www.kklvshi.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民法典一户一宅的户如何界定”相关推荐
民法典关于弃婴如何入户
民法典关于弃婴如何入户

民法典规定电表到入户距离请问您是想问:“根据《国家安全用电规定》,电表到入户的距离不超过多少米”这个问题吗?50米。根据《国家安全用电规定》,电表到入户的距离不应超过50米。规定是为了避免线损过大,大负荷时电压下降过多。电表出线到家里的线路是客户自己的产权,由客户自己管理、维护,出了故障也是自己维修、出钱人维修。民法典关于弃婴如何入户法律客观:市民收养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

2024-06-21 19:23:55
宅基地后河边树归谁如何到法网民法典找哪一条
宅基地后河边树归谁如何到法网民法典找哪一条

宅基地后河边树归谁如何到法网民法典找哪一条民法典第五章第二百五十条、第二百六十条、第二百六十一条、第二百六十二条。民法典第五章第二百五十条规定: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属于国家所有,但是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除外。第二百六十条:集体所有的不动产和动产包括: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土地和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集体所有的建筑物、生产设施、农田水利设施;集体所有的教育

2024-07-03 15:32:23
民法典字号 民法典关于个体工商户的规定
民法典字号 民法典关于个体工商户的规定

民法典关于个体工商户的规定"民法典关于个体工商户的规定一共涉及到三条,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民法典》第五十四条:自然人从事工商业经营,经依法登记,为个体工商户。个体工商户可以起字号。第五十五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依法取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从事家庭承包经营的,为农村承包经营户。第五十六条:个体工商户的债务,个人经营的,以个人财产承担;家庭经营的,以家庭财产承担;无法区分的,以家

2024-05-06 15:30:01
新民法典对户口迁移有规定吗
新民法典对户口迁移有规定吗

新民法典对户口迁移有规定吗民法典关于户口迁移的规定只有成立收养关系后应当为被收养人办理户口登记。此外户口登记条例规定公民迁出本户口管辖区,由本人或者户主在迁出前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迁出登记,领取迁移证件,注销户口。从到达迁入地的时候起,城市在三日以内,农村在十日以内,由本人或者户主持迁移证件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迁入登记,缴销迁移证件。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零六条收养

2024-06-25 09:12:02
租户的法律权益(民法典有没有保护租户的权益)
租户的法律权益(民法典有没有保护租户的权益)

租户的法律权益法律分析:承租人在承租期间可以享受以下权利:1、承租人按照约定的方法或者租赁物的性质使用租赁物,致使租赁物受到损耗的,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2、承租人在租赁物需要维修时,可以要求出租人在合理期限内维修。3、承租人经出租人同意,可以对租赁物进行改善或者增设他物。4、优先购买权。5、经出租人同意,可以将承租房屋的全部或者部分转租给他人。6、在租赁

2024-06-23 00:17:22
60余年磨一法 民法典将如何改变民众生活?
60余年磨一法 民法典将如何改变民众生活?

60余年磨一法民法典将如何改变民众生活?作为今年全国两会的重头戏之一,经过数十年酝酿、5年编纂的《民法典(草案)》提交审议。24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代表小组会议,审议《民法典(草案)》。这是我国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具有里程碑意义。草案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民法典出台后,现行的民法通则、物权法等相关法

2024-06-07 20:35:52
如何理解新时代民法典是一部真正属于人民的法典?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如何学习好,
如何理解新时代民法典是一部真正属于人民的法典?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如何学习好,

如何理解新时代民法典是一部真正属于人民的法典?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如何学习好,中国民法典是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是立足新时代、迎接新挑战、反映新需求的民法典中国民法典是一部真正属于中国人民的民法典,也是真正属于这个时代的民法典。针对AI这一当下最为硬核的科技元素,中国民法典如何应对“AI挑战"、体现“AI需求”、引导“AI向善”,是体现民法典时代性的标志。

2024-04-28 19:48:19
民法典如何确定著作权的归属
民法典如何确定著作权的归属

民法典对著作权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著作权侵权行为的规定如下:1、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文字作品、音乐、美术、视听作品、计算机软件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的;2、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3、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等。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

2024-05-09 23:2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