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7 22:58:32 | kk律师网
法律分析: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
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是,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力。实际交付的定金数额多于或者少于约定数额的,视为变更约定的定金数额。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八十六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
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是,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力。实际交付的定金数额多于或者少于约定数额的,视为变更约定的定金数额。
2021年1月1日起《民法典》正式施行,《民法总则》同时废止。
死亡分为理性死亡啊、非理性死亡、宣告死亡三类,对于非理性死亡的情形,公安机关需要介入调查,抓捕犯罪嫌疑人,对于宣告死亡的情形,必须是经相关当事人进行申请,然后人民法院审核,满足条件的,可以宣告死亡。具体来说,宣告死亡日期的规定是怎样的?
一、死亡日期的规定
《民法典》第四十八条【宣告死亡的死亡日期确定】被宣告死亡的人,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判决作出之日视为其死亡的日期;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宣告死亡的,意外事件发生之日视为其死亡的日期。
二、什么是宣告死亡?
宣告死亡是指自然人离开住所,下落不明达到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宣告其死亡的法律制度。
与宣告失踪制度的设计目的相比,宣告死亡主要解决失踪人的整个民事法律关系的状态问题,而宣告失踪则主要解决失踪人的财产管理问题。
故宣告死亡重在保护被宣告死亡人的利害关系人的利益,而宣告失踪则重在保护失踪人的利益。
三、人民法院审理宣告公民死亡的案件,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或者步骤:
1、申请和受理
宣告公民死亡,必须由利害关系人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申请。对利害关系人的申请,人民法院应当进行审查,认为手续不完备且无法补正的,驳回申请;认为手续完备的,受理案件,进行审理。kk律师网
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后,可以根据申请人的请求,清理下落不明人的财产,并指定审理期间的财产管理人。
2、发出寻找下落不明人的公告
人民法院受理宣告死亡案件之后,必须发出寻找下落不明人的公告。被申请宣告死亡的公民下落不明满4年或者因不测的事故下落不明满2年的,公告期间为1年;被申请宣告死亡的公民因遇到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经有关机关证明其不可能生存的,公告期间为3个月。公告期间是寻找下落不明人、等待其出现的期间,也是宣告公民死亡的必经期间,人民法院不得缩短或者延长。
人民法院判决宣告公民失踪后,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失踪人死亡,从失踪的次日起满4年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宣告失踪的判决即是该公民失踪的证明,审理中仍应当依据发出寻找失踪人的公告,公告期间为1年。
3、判决
在寻找下落不明人的公告期间,被申请宣告死亡的公民出现,或者确知其下落的,人民法院应当作出驳回申请的判决,终结案件的审理。
公告期间届满,下落不明人仍未出现,宣告死亡的事实得到确认的,人民法院应当作出宣告该公民死亡的判决。判决书除应当送达申请人外,还应当在被宣告死亡的公民的住所地和人民法院所在地公告。判决一经宣告,即发生法律效力。判决宣告的日期,就是被宣告死亡的公民的死亡日期。
kk律师网(https://www.kklvshi.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民法典对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的相关内容。
民法典对举证责任倒置规定,当事人主张的事实,如果自己证据不足或者难以获取,可要求对方出具证明。对方未能提供证明,视为应承担不利后果。
在民事诉讼中,原告必须举证证明其主张的事实,而被告只需要进行抗辩。但在某些情况下,原告难以获得必要证据,导致证明难度大,这时候就需要依靠举证责任倒置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六十二条规定,当事人主张的事实,如果自己证据不足或者难以获取,可要求对方出具证明。对方未能提供证明,或者提供的证明与事实关系不大,视为该当事人未能提供证明,应承担不利后果。这意味着,如果原告主张的事实确实存在,但难以收集证据,可以要求被告提供证据来证明是否属实。如果被告不能提交证据,或提交的证据不足以证明事实的真实性,就将面临承担不利后果的风险。需要注意的是,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并不是适用于所有情况,而仅限于一些特定的案件类型,例如侵权、合同纠纷等。对于其他类型的案件,仍然需要根据原告和被告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举证。
如果被告提供的证据与事实关系不大,该怎么办?如果被告提供的证据与事实关系不大,或者无法证明与争议事实的关系,则不能视为完成了举证责任。在这种情况下,法官可以依据自由裁量权,结合其他证据进行认定决定。
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在某些案件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缓解原告因无法获得证据而证明困难的情况。但需要注意的是,该原则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案件,且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六十二条 当事人主张的事实,如果自己证据不足或者难以获取,可要求对方出具证明。对方未能提供证明,或者提供的证明与事实关系不大的,视为该当事人未能提供证明。
民法典废掉了九个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民法典》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法律体系的健全,这部法律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影响深远。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在民法典颁布实施之后,九部法律同时废止:《婚姻法》
我国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从什么时起到死亡时止法律分析:我国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自然人的出生时间和死亡时间,以出生证明、死亡证明记载的时间为准;没有出生证明、死亡证明的,以户籍登记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记记载的时间为准。有其他证据足以推翻以上记载时间的,以该证据证明的时间为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三条自
民法典关于公章的规定法律分析:1、新公司成立,基本印章(公章、合同章、法人私章、财务章)的刻制,应由指定的印章管理人员负责刻制,交由综合管理部备案,并从刻制之日起执行相关使用条例。2、因业务发展需要申请各职能部门专用章时,由需求部门填写《印章制发申请表》经总经理核准后送交综合管理部刻制,部门章一般为椭圆章。3、任何部门在启用印章前,均需到综合管理部办理领取手续,接受相应的责权告知,签定《印
车窗被小偷砸了报警损失谁赔车窗被小偷砸了报警损失砸车的人赔。双方不能达成一致,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裁定赔偿金额。赔偿费用应当一次性支付;一次性支付确有困难的,可以分期支付,但要提供相应的担保。盗窃罪处罚标准是什么盗窃罪处罚标准是:1、盗窃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盗窃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
民法典关于共同喝酒致死有什么规定?民法典没有明确关于共同喝酒致死的规定,但是明确了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也就是因为劝酒等行为导致行为人死亡的,要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民法典实施的时间是2021年1月1日。一、民法典的编纂背景与意义民法典是我国民事法律制度的总括性法典,它的编纂经历了长时间的准备和审议。在编纂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我国民事法律制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吸收了多年来民事审判实践的经验和智慧。民法典的实施,对于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民法典实施时间的确定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审
遇到交通事故赖着不出院怎么处理 当开车发生交通事故时,要保护好现场立即报警,并对伤者积极履行救助义务。对于交通事故的责任方而言,协商满意解决事故是最好的结果。但是不排除这样的情形,就是伤者在医院已经治疗好了,却赖着不出院。以下是由法律快车小编收集整理的遇到交通事故赖着不出院怎么处理的相关内容。 一、遇到交通事故赖着不出院怎么处理 根据法律规定,损害赔偿根据事故责任和实际损
民法典合并了哪几部法律民法典一共合并了《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民法通则》、《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共九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2020年5月28日通过,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民法典合并了九部法律。每个人的每项权利在每时每刻都受到民法的保护,出台民法典,标志着我国
2024-06-10 02:58:19
2024-06-22 13:06:34
2024-06-18 09:47:30
2024-05-15 16:45:55
2024-06-16 11:45:50
2024-06-06 13:2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