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7 01:17:41 | kk律师网
主讲人:张春梅主要内容:不要让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故事,成为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故从别人的故事,思考自己的人生,规避自己的风险。
1、废除了公正遗嘱效力优先废除了,以最后一份为主1985年颁布的《继承法》:立了几份内容相抵触的不同遗嘱,原来是以公正过的为主,现在《民法典》以最后一份为主不合理之处:限制了人处分自己财产的自由。后面改变意见就要再公正一份把原来的废掉,限制了很多老年人。近两年很多公证处不愿办公正遗嘱,因为收费低风险高,易被起诉,所以不愿办。一线城市办理得等3-6个月,甚至推诿遗嘱:任何人有自己的权利,按自己的意愿处置财产
2、增加了遗嘱的形式增加了录像遗嘱、打印遗嘱遗嘱有提前规划的作用很多人排斥讲遗嘱,但对于财富传承很重要,要提前做好规划,不然后面会有很多麻烦故事:独生子女家庭,财产谁继承?很多人认为理所当然的认为是由独生子女继承。真实故事:父母去世后,留下杭州一套三百多万的学区房,小丽想把孩子户口落到学区房,就要先过户,小丽就拿着父母死亡证明,拿着房产证到房产中心,要办过户,要么拿公证处公证,要么拿法律判决,不然没法判断你是这套房子的继承人。去公证处,说小丽不是继承人,要七大姑八大姨都来证明不要了才能归小丽为什么发生这样问题?逆向继承(反向继承),小丽奶奶虽然去世,但是是在她爸去世后去世的,时间非常关键我国规定的法定继承权:子女、配偶、父母小丽父亲的继承人:小丽、妈妈、奶奶。奶奶继承的1/6要由奶奶的继承人继承,算到最后,小丽能继承的份额是7/8.婚内继承财产,如果没有遗嘱,是要均分的面临两问题:
1、如何把这些亲戚召集起来?父亲去世十几年,很多亲戚没来往,有出国的有离婚的
2、加入小丽把相关亲戚都找来,如果不愿放弃继承,小丽要拿出相应份额的款来支付,即40多万拿出来分办法:早立遗嘱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的程序一样,!与传统观念不一样的:遗产处理尽早,拖得越久越麻烦。比如小丽父亲刚去世时,就请奶奶放弃继承,或给一定补偿,就没那么麻烦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
1、认知缺陷
2、即便知道奶奶有继承权,以为奶奶去世就没问题了潜在问题:婚内财产,如果没有遗嘱规定给某个人,如果离婚,会面临的风险,她老公可以分这份财产不知道法律,不等于不受它约束不要想当然地做决定,要有特别的法商智慧,很多时候与传统的认知思维不一样60%的遗嘱被法院认定为无效的
1、遗嘱有非常严格的形式要件:法律规定遗嘱长这个样子,长成别人样子就无效
(1)自书遗嘱,要用笔墨书写,要签名字,写年月日。(例:如果签的是“爸、年月日”,无效)遗嘱是去世后才生效,如果没有严格的形式要件约束,就可能存在修改、造假
(2)代书遗嘱,比如老人不识字,或没法写字了。形式要件:必须要有两个没有利害关系的见证人见证,必须要由两个见证人中的一个代写,两人都要写名字、年月日。(王大强老人没结婚,无儿无女,孤身一人,老后由其中一位弟弟王小强和侄子照顾,王大强最后想立遗嘱,把自己的房子给侄子。找两个邻居来见证,立个遗嘱。但这个遗嘱是王小强写的,这就不行)明年1月开始执行《民法典》后,形式要件会界定越来越严格
2、立遗嘱的人要意识清楚要求神志清楚,能清晰表达意愿老人是否神志清楚,鉴定中心是可以找医院鉴定的问题:
一、录像遗嘱有啥要求?
1、两位无利害关系的见证人在场
2、两个见证人一定要出镜,介绍自己是谁,名字,身份证号kk律师网
二、打印遗嘱有啥要求?
1、两位无利害关系的见证人在场
2、两个见证人、立遗嘱的人,要在打印的每一页都签名字、写日期不要让财富成为亲人间的枷锁,而是让财富使家庭更和谐。财富越多,要有越多的智慧来传承和守护财富。通过提前规划,避免潜在风险传承无小事,都是通过奋斗积累来的,有权按自己的意愿处置财产希望大家传播出去,你说的话对别人有价值,会对别人有很大帮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条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kk律师网(https://www.kklvshi.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民法孟献贵和张翔谁讲得好的相关内容。
两个老师讲得都很好,看个人喜好。两个老师讲解的特点如下:
民法老师孟献贵的书和内部讲义都是表化总结知识点,学完之后复习也很清晰,课程也会串体系,串完逻辑会清晰很多,课时也不多,没什么废话,都是干货,虽然没有很有趣,但清晰,干脆,全面;张翔老师理论很深的,但张老师写的书和课反而很清晰简洁,例子化,没有过多理论的深入和扩展,都是把核心考点和原理讲完,分析完就好。
孟献贵老师是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博士研究生,年轻的技术流老师。和学院派老师不同,善于用表格归纳总结知识点,然后很勤奋,对学生很负责,出的课和书都很早,去年民法典修改很多,录了好多个版本的课,我看着都累。在众合教育担任法考民法主讲,拥有十余年法考培训经验。
张翔老师讲课深入浅出,条理清晰,互动频繁,举例生动形象,简单易懂。授课经验丰富,倡导“理论、法条、实例”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授课完全针对法考培训的需要,以让学生记住和理解为主。他的课适合零基础或有一定基础的人群。
kk律师网(https://www.kklvshi.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民法孟献贵和张翔谁讲得好的相关内容。
两个老师讲得都很好,看个人喜好。两个老师讲解的特点如下:
民法老师孟献贵的书和内部讲义都是表化总结知识点,学完之后复习也很清晰,课程也会串体系,串完逻辑会清晰很多,课时也不多,没什么废话,都是干货,虽然没有很有趣,但清晰,干脆,全面;张翔老师理论很深的,但张老师写的书和课反而很清晰简洁,例子化,没有过多理论的深入和扩展,都是把核心考点和原理讲完,分析完就好。
孟献贵老师是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博士研究生,年轻的技术流老师。和学院派老师不同,善于用表格归纳总结知识点,然后很勤奋,对学生很负责,出的课和书都很早,去年民法典修改很多,录了好多个版本的课,我看着都累。在众合教育担任法考民法主讲,拥有十余年法考培训经验。
张翔老师讲课深入浅出,条理清晰,互动频繁,举例生动形象,简单易懂。授课经验丰富,倡导“理论、法条、实例”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授课完全针对法考培训的需要,以让学生记住和理解为主。他的课适合零基础或有一定基础的人群。
民法典继承编突出了哪些理念法律分析:民法典继承编有不少创新和突破性的新规定,积极回应社会热点诉求,满足新时代继承需求,全方位保护公民的继承权和财产权。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
民法典的亮点主要表现为什么体系化。体系化也就是法典化,就是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和价值序列将数量庞大的法律条文和规则有秩序地排列组合为一部法律。我国民法典的体系首先是总分结构,即提取公因式的潘德克顿体系;其次是按照基础性权利或法律关系与救济性权利或法律关系的区分安排分编结构,即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与侵权责任,前者具有基础性,后者是救济性的民事侵权责任。扩展资料:注意事项:绿色原则:
民法典的重大意义主要包括法律分析: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2、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3、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4、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
民法典的作用法律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作用:1、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需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为了更好的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3、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4、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维护经济秩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条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
民法典包括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不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有七编,分别是: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以及侵权责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调整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统称用人单位)、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
民法典50个热点问题解答法律分析:1、若符合条件,只有一名子女的收养人只能收养一名子女,若收养孤儿则不受是否有子女的限制。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一)无子女或者只有一名子女;(二)有抚养、教育和保护被收养人的能力;(三)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四)无不利于被收养人健康成长的违法犯罪记录;(五)年满三十周岁。无子女的收养人可以收养两名子女;有一名子女的收养人只能收养一
法兰西法典的编纂者是谁?《法国民法典》,又称《拿破仑法典》或《民法典》,是资本主义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法典。他破除了封建的立法原则,成为欧美各国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799年11月9日,雾月政变爆发的当天晚上,拿破仑便下令起草民法典。1800年,雾月政变刚刚结束,拿破仑成了法国的最高统治者,他正式命令大理院长特龙谢、罗马法学家马尔维尔、政府司法行政长官普雷阿梅纳和海军法院
民法商法遵循的原则法律主观:民商法包括民法与商法。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间、法人间及其他非法人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商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商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
2024-06-22 13:06:34
2024-06-10 02:58:19
2024-06-18 09:47:30
2024-05-15 16:45:55
2024-06-16 11:45:50
2024-06-06 13:2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