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9 13:32:57 | kk律师网
法律主观:
民事法律行为 有单方法律行为、双方法律行为、多方法律行为、有偿法律行为、无偿法律行为、诺成性法律行为、实践性法律行为等等。《民法典》规定:第一百三十三条??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第一百三十四条??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基于双方或者多方的意思表示一致成立,也可以基于单方的意思表示成立。法人、非法人组织依照法律或者章程规定的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作出决议的,该决议行为成立。第一百三十五条??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特定形式的,应当采用特定形式。第一百三十六条??民事法律行为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行为人非依法律规定或者未经对方同意,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民事法律行为。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答案】:A
合同的解除分为两大类:
1.约定解除合同。《民法典》第93条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馀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2.法定解除合同。《民法典》第 94 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1) 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2 ) 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3 )当事人一方延迟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4)当事人一方延迟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法定解除是法律直接规定解除合同的条件,当条件具备时,解除权人可直接行使解除权 ;约定解除则是双方的法律行为,单方行为不能导致合同的解除。
kk律师网(https://www.kklvshi.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单方民事法律行为的相关内容。
单方民事法律行为是指仅由一方当事人意思表示即可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无需对方当事人的同意或参与。在单方民事法律行为中,一方当事人可以独立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并直接产生法律效果。
一、单方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
单方民事法律行为的核心特征是仅由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即可成立。这意味着,在这种情况下,无需对方当事人的同意或配合,一方当事人即可独立地实施法律行为。这种行为的成立并不依赖于双方当事人的共同意思表示,而是基于一方当事人的单方面决定。
二、单方民事法律行为的种类
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包括多种类型,如遗嘱行为、悬赏广告行为、放弃债权行为、抛弃所有权行为、行使形成权的行为等。这些行为都体现了当事人单方面的意思表示和决策权,具有独立的法律意义。
以遗嘱行为为例,遗嘱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在生前通过遗嘱的形式安排自己的财产分配。这种行为无需经过继承人的同意或参与,即可在遗嘱人死亡后产生法律效果。
三、单方民事法律行为的法律效力
单方民事法律行为一旦成立,即产生相应的法律效力。这意味着,当事人所表达的意思将受到法律的保护和认可,并可以依法产生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具有独立性,但其成立仍需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和要求。例如,遗嘱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要件和内容要求,否则可能导致遗嘱无效。
综上所述:
单方民事法律行为是一种仅由一方当事人意思表示即可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具有独立性、多样性和法律效力等特点。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当充分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规定,确保单方民事法律行为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特定形式的,应当采用特定形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kk律师网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2024-06-22 13:06:34
2024-06-10 02:58:19
2024-06-18 09:47:30
2024-05-15 16:45:55
2024-06-06 13:24:34
2024-06-15 13:5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