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9 18:22:35 | kk律师网
一、民法典如何保护和行使民事权利
民法典规定,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人格权、个人信息、因婚姻、家庭关系等产生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都受到法律保护。
《民法典》
第一百零九条 【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第一百一十条 【民事主体的人格权】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
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第一百一十一条 【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第一百一十二条 【因婚姻、家庭关系等产生的人身权利受保护】自然人因婚姻家庭关系等产生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
第一百一十三条 【财产权利平等保护】民事主体的财产权利受法律平等保护。
二、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权利有什么不同
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权利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不同概念。
1、民事权利能力是一种法律资格,是自然人取得民事权利的前提。自然人享有民事权利能力,并不等同于取得实际的民事权利。
2、民事权利能力是法律规定的,民事权利是自然人依据民事法律行为、事实行为、法律规定的事件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方式所取得的。
3、民事权利能力与自然人不可分离。自然人一旦出生,即具有民事权利能力,死亡是自然人丧失民事权利能力的唯一法定事由,并且民事权利能力不得以任何方式予以转让,也不能抛弃或者继承。根据民事权利的类型不同,自然人与民事权利之间的关系存在一定差别。对于财产方面的具体民事权利,自然人可以选择享有、转让或者放弃。生命权、健康权等人身权,自然人一旦出生,即依法律规定当然享有,不可以转让,非依法律规定并经法定程序,不得进行限制或者剥夺。kk律师网
以上就是我整理的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关于人身权利、财产权利都受到法律保护的,如果说个人的在财产人身等方面受到他人的侵害,可以通过法律的手段进行维护,相信法律是公平公证的。
法律分析:民法典的颁布,对保障人民权益十分重要,大到国家所有制、土地制度,小到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生产经营、个人信息保护、私有财产保护都可以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让公民更有尊严地生活,保障人人享有人格尊严、人身自由、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还有各种各样的财产权利等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条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kk律师网(https://www.kklvshi.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如何运用民法典保护自己权益的相关内容。
法律主观:
一、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是怎样的
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方式是如下:
1.《民法典》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和财产关系。民法典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犯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的合法权益。
2.《民法典》第一百二十八条将消费者等特殊人群合法权益的保护纳入民法典中,能够更充分的发挥民法典的作用,完善民法典对于弱势群体特殊保护的体系,从而使得对消费者保护成为了民法典的一部分。
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式有哪些
消费者权益保护方式有:
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2.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3.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消费者维权诉讼时效是怎么规定的
消费者维权是有诉讼时效的,消费者如果是针对产品质量问题起诉的,应该在发现或者应当发现自已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如超过一年,权利将不再受法律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2024-06-10 02:58:19
2024-06-22 13:06:34
2024-06-18 09:47:30
2024-05-15 16:45:55
2024-06-16 11:45:50
2024-06-06 13:2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