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5 20:50:24 | kk律师网
要约是民事法律行为吗
要约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规定:内容具体确定;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综上所述,要约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约需要符合内容具体确定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等规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七十九条。
要约是民事法律行为。
要约是一方发出的希望与对方缔结合同的意思表示,民事法律行为是行为通过一定的意思表示对民事法律关系设立、变更或者终止的行为,要约属于民事法律行为。
一、要约是民事法律行为还是准民事法律行为
要约一般来说是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要约,是一方当事人以缔结合同为目的,向对方当事人提出合同条件,希望对方当事人接受的意思表示。
二、民事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的区别
事实行为,是指行为人不具有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意图,但依照法律的规定能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事实行为分别包括:无因管理行为、正当防卫行为、紧急避险行为以及侵权行为、违约行为、遗失物的拾得行为、埋藏物的发现行为等。
民事行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上位概念,包括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民事行为、可变更或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不包括侵权行为、违约行为、无因管理行为等事实行为。
1.事实行为完全不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要素;民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必备要素。
2.事实行为依法律规定直接产生法律后果;民事行为依据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的内容而发生效力。
3.事实行为只有在行为人的客观行为符合法定构成要件时才发生法律规定的效果;民事行为的本质在于意思表示,而不在于事实构成。
4.事实行为的构成不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民事行为以行为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为生效条件。
三、准民事法律行为包括哪些
行为人以法律规定的条件业已满足为前提,将一定的内心意思表示于外,从而根据法律规定引起一定法律效果的行为。它主要包括意思通知行为、观念通知行为和感情表示行为以及原宥。
这种行为仍属于表意行为,但其效力非基于表意人的表意,而是基于法律的规定。民事行为是基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而发生民法上效力的表意行为。准民事行为可分为催告、通知以及宽恕。
1.催告。在相对人的催告行为中,虽然可以看出相对人的意思,但其法律后果只是为期一个月的期间的开始,期间届满后,对方仍未作出表示的,视作拒绝追认。这一后果的产生与催告人具有何种意思毫无关联。在一般情况下,催告人更希望对方作出追认表示。
2.通知。在这类行为中,行为人表示的并不是某项意思,而是一种事实或者情况,通知行为所发生的法律后果是基于法律规定,而非基于当事人的意思。
3.宽恕。宽恕是一种以感情为表意内容的行为,但被继承人不丧失继承权并非宽恕内容所包含,而是基于法律规定而发生的法律后果。
法律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七十一条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取要约、承诺方式或者其他方式。
第四百七十二条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内容具体确定;
(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kk律师网(https://www.kklvshi.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根据我国民法典要约生效的时间为的相关内容。
【法律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要约生效的时间规定是:要约一般是受要约人在规定时间内作出意思表示为生效时间。以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相对人知道其内容时生效。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时生效。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采用数据电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相对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时生效;未指定特定系统的,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数据电文进入其系统时生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三十七条 以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相对人知道其内容时生效。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时生效。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采用数据电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相对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时生效;未指定特定系统的,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数据电文进入其系统时生效。当事人对采用数据电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的生效时间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
广告征稿启事是要约还是要约邀请广告征稿启事是要约邀请。一、报纸征稿广告是要约吗报纸征稿广告属于要约邀请。要约邀请又称为“要约引诱”,是指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要约邀请是当事人订立合同的预备行为,只是希望他人发出要约,不能因相对人的承诺而成立合同。二、广告构成要约需要什么条件第一,广告具体表明合同内容,其目的是为了唤起对方响应而成立合同,而不是唤起广告受众对广告主提
单方民事法律行为有哪些法律主观:民事法律行为有单方法律行为、双方法律行为、多方法律行为、有偿法律行为、无偿法律行为、诺成性法律行为、实践性法律行为等等。《民法典》规定:第一百三十三条??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第一百三十四条??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基于双方或者多方的意思表示一致成立,也可以基于单方的意思表示成立。法人、非法人组织依照法律或者
澄城县民政局离婚需要预约吗不需要渭南澄城县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地址:澄城县青正街2路政务大厅婚姻登记处。上班时间:工作日(周一至周五)工作日上午8:00-11:30;下午2:00-5:00;夏季3:00-6:00。联系电话:0913-6756020渭南澄城县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婚姻登记必要材料:1、双方户口簿,原件复印件各1份。2、双方身份证,原件复印件各1份。3、本人无
民法典是行政法的渊源吗不是。行政法跟民法都是两个不同的法律,都是实体法,行政法俗称的,就是我们口中的民告官儿,民法就是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而行政法调整调整的是不平等之间的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民法典规定行政处罚无效的法定情形是什么
民法典495条规定预约合同是指一种为了将来一定期限内订立契约的契约,预约合同的成立在于当事人对将来订立合同的合意达成。广泛用于商品房买卖中的商品房认购协议就是最典型的预约合同。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商品房买卖合同司法解释》认可了商品房认购协议的效力,并在2012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买卖合同司法解释》)中首次明确了预约合同的概念,
民法典中采购合同三倍违约金合法吗法律分析:民法典规定,采购合同约定三倍违约金时,如果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就违法,但当事人可以申请减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
民法典关于管辖的规定法律分析:自然人以户籍登记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记记载的居所为住所;经常居所与住所不一致的,经常居所视为住所。公民的住所地是指公民的户籍所在地,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住所地是指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不能确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注册地或者登记地为住所地。公民的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
可以以权利二字作为轴心将民法典七篇分为三大块分别是法律分析:以权利二字作为轴心将民法典七篇分为三大块分别是权利通则,权利分则和权利救济。民法典七编,可以分为三个板块,呈现出“1+5+1”的结构。第一板块,也即第一个“1”是总则编。总则编通过提取公因式的方式,规定了有关民事权利的共通性规则,包括权利的主体、权利的发生、权利的限制等。第二板块,也即“5”是第二编至第六编,这五编规定
2024-06-10 02:58:19
2024-06-18 09:47:30
2024-05-14 04:37:34
2024-05-13 06:54:44
2024-06-14 21:21:53
2024-06-22 13:0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