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6 06:40:04 | kk律师网
第一千零六十三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当事人主张的事实,应当有证据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的,不能认定其主张的事实成立。这里的证据是指可以证明当事人主张的事实的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取证三要素是指:取证对象、取证方式和取证时间。其中,取证对象是指需要取得的证据;取证方式是指如何获取证据;取证时间是指在什么时间内获取证据。
民法典对举证责任倒置规定,当事人主张的事实,如果自己证据不足或者难以获取,可要求对方出具证明。对方未能提供证明,视为应承担不利后果。
在民事诉讼中,原告必须举证证明其主张的事实,而被告只需要进行抗辩。但在某些情况下,原告难以获得必要证据,导致证明难度大,这时候就需要依靠举证责任倒置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六十二条规定,当事人主张的事实,如果自己证据不足或者难以获取,可要求对方出具证明。对方未能提供证明,或者提供的证明与事实关系不大,视为该当事人未能提供证明,应承担不利后果。这意味着,如果原告主张的事实确实存在,但难以收集证据,可以要求被告提供证据来证明是否属实。如果被告不能提交证据,或提交的证据不足以证明事实的真实性,就将面临承担不利后果的风险。需要注意的是,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并不是适用于所有情况,而仅限于一些特定的案件类型,例如侵权、合同纠纷等。对于其他类型的案件,仍然需要根据原告和被告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举证。
如果被告提供的证据与事实关系不大,该怎么办?如果被告提供的证据与事实关系不大,或者无法证明与争议事实的关系,则不能视为完成了举证责任。在这种情况下,法官可以依据自由裁量权,结合其他证据进行认定决定。
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在某些案件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缓解原告因无法获得证据而证明困难的情况。但需要注意的是,该原则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案件,且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六十二条 当事人主张的事实,如果自己证据不足或者难以获取,可要求对方出具证明。对方未能提供证明,或者提供的证明与事实关系不大的,视为该当事人未能提供证明。
kk律师网(https://www.kklvshi.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民法典证据规则的相关内容。
法律分析:1、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被告提出反诉,应当提供符合起诉条件的相应的证据。
2、人民法院应当向当事人说明举证的要求及法律后果,促使当事人在合理期限内积极、全面、正确、诚实地完成举证。
3、当事人以不动产作为证据的,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供该不动产的影像资料。
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的,应当通知双方当事人到场进行查验。kk律师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六十三条 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2024-06-10 02:58:19
2024-06-22 13:06:34
2024-06-18 09:47:30
2024-05-14 04:37:34
2024-05-15 16:45:55
2024-06-16 11: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