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7 14:12:37 | kk律师网
一、民法典彰显中国智慧
作为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也为世界法治文明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目前,全世界共有22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民法典的国家和地区不超过40个。
诞生于21世纪初的中国民法典体现了中国特色和创新,是21世纪高科技、大数据时代的民法典代表,将会在世界上产生巨大的影响力。民法典的编纂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渐次推进、臻于至善的过程。回顾多年来的立法历程,显而易见是一步步单行的民事法律颁布实施后。
到了今天再编纂一部统一的民法典,这在立法的技术上称为先零售后批发,充分彰显了中国智慧,这种立法技术也是对人类立法史的贡献。民法典编纂是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生动实践。肖胜方说,先零售后批发的立法技术就是科学立法的体现。
二、民法典保障人民美好生活
在肖胜方看来,民法典的重要意义主要有五大方面。首先,有利于推进民事立法体系化。法典最重要的就是体系化,它不是简单的汇编,是要遵循统一的逻辑、统一的法律用语。新中国成立以来,狭义上的法律共计有258部,其中包含了很多的单行民事法律。
这些法律在不同的阶段完成了不同的立法使命和目标,解决了不同的问题,有的使用的法学理论不同,或者使用了不同的法律用语,甚至有不同的法律规范等,而民法典将分散在各单行法中的民法规范系统集成,形成一部体例科学、内容协调、规范合理。
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的法典,更好地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民法典还有利于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肖胜方说,依法治国,就是用法治的手段治理国家、管理社会,核心是规范公权,保障私权。规范公权,需要依靠宪法和行政法。
保障私权则依靠的是民法。私权利得到了保障,这也促进了公法的规范,对法治政府的构建具有非常大的意义。而且,民法典还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助力优化营商环境。肖胜方表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
法治是建立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石,完备的法律制度和法治理念是市场良好运作的前提。民法典一大重要意义是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提供保障。肖胜方说,诞生于新时代的民法典,以保护民事权利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回应人民的法治需求。
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此外,民法典还有利实现公正司法,也有利于依法行政。肖胜方指出,在过去,不同的法官判案,或者同一法官在不同时期引用不同的法律判案,可能会得到同一个结论,但也许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如果同案不同判,老百姓会难以理解,认为司法不公。民法典有效解决了法律适用冲突问题,为法官适用法律提供了全面系统的依据,有效防止裁判尺度不统一。
中国共产党
第十八届四中全会
作出的关于编纂民法典的决定,是完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保障人民基本权利的重大举措。民法作用于社会经济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为诸法之最,近现代以来,民法典编纂历来是成文法国家法治建设的基本工程,成为有关国家立法活动中的重大事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已于2016年6月27日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初审,这标志着民法典编纂正式进入立法程序。目前我国民法典编纂工作正在顺利推进,
立法机关
作出的关于民法典编纂工作分两步走的工作方案,切合我国目前民法体系法律制度建设的实际状况,也符合民法典编纂的基本规律。
扩展资料:
在新
中国民法典
起草制定过程中,奠定我国现行民法体系基础的是第三次民法典起草工作。这一次立法虽然最终没有完成民法典的起草,但制定出了
民法通则
、经济合同法、
继承法
等重要民事法律。立法机关此后的很多商事立法、知识产权立法也都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
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
经济体制改革
刚刚开始,社会生活尚处在变动之中,不具备制定一部体系完整的民法典的现实条件。因此,立法机关在民事立法方面采取了“宜粗不宜细”、“改批发为零售”的立法方针,即首先制定一批社会生活亟需的民事单行法,待时机成熟,再考虑制定民法典。
参考资料来源:kk律师网
中国人大网-我国民法典编纂中的几个问题
kk律师网(https://www.kklvshi.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民法典实施的时间是的相关内容。
2021年1月1日。
一、民法典的编纂背景与意义
民法典是我国民事法律制度的总括性法典,它的编纂经历了长时间的准备和审议。在编纂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我国民事法律制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吸收了多年来民事审判实践的经验和智慧。民法典的实施,对于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民法典实施时间的确定
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审议和通过,民法典最终确定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一时间的确定,充分考虑了法律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确保了民法典能够顺利、有效地发挥作用。
三、民法典实施后的影响与变化
民法典的实施,对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整合了原有的民事单行法律,形成了一部系统完备、逻辑严密的民事法律规范体系。同时,民法典还对一些民事法律关系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如物权、合同、人格权等方面的规定更加明确和具体。这些变化将有助于更好地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促进民事关系的和谐稳定。
四、民法典实施中的法律适用与解释
在民法典实施过程中,各级法院和仲裁机构将依法适用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处理各类民事纠纷。同时,对于民法典中的具体条款和适用问题,也将根据实践经验和审判需要进行解释和细化。这将有助于确保民法典的正确适用和有效实施。
综上所述:
民法典实施的时间是2021年1月1日,这一重要法律文本的生效标志着我国民事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民法典的实施对我国的民事法律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民事主体的权益保护提供了更加全面、系统的法律依据。在民法典实施过程中,各级法院和仲裁机构将依法适用和解释民法典的相关规定,确保其正确适用和有效实施。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六十条规定:
本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同时废止。
2024-06-10 02:58:19
2024-06-18 09:47:30
2024-06-22 13:06:34
2024-05-14 04:37:34
2024-05-15 16:45:55
2024-06-16 11: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