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正文

民法的概念是什么?

2024-05-06 08:14:30 | kk律师网

民法的概念是什么?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KK律师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民法的概念是什么?

民法的概念是什么?

民法就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的人身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依据《民法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第三条: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民法的概念是什么?

日本民法典的制定经过

(一)急于制定民法的原因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立即着手制定各种法律,甚至直接翻译外国的法律,将之作为日本法律而公布。当然有其不得已的原因。

总的说来,这是维新后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统一分散的封建法制的要求。但是在当时却有特殊的原因。这就是想要通过调整人民间的民事关系,为国家的“富强”打下基础。除此之外,最重要的还是对外的原因,即改订不平等条约的需要。当时法国、英国、美国、荷兰等都与日本订有不平等条约,在日本享有领事裁判权和关税决定权。前者使日本处于殖民地地位,感到屈辱,后者减少政府的税收,阻碍民族资本与国内产业的发展。明治政府与外国交涉,外国政府均以日本必须整备法制,建立与欧洲各国相同的民刑诉讼审判制度为要挟。明治27年(1894),日本与英国签订条约,以后相继与各国订约,修订以前的不平等条约,还是以重要法典(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等)的施行为条件。

日本政府急于制定与欧洲各国类似的各种法律的急迫心情,可以从制定民法的情形看出来。一方面忙于翻译外国法律,一方面频繁地设置、改设各种机构。早在明治3年(1870年),日本政府在大政官之下设制度调查局,以江藤新平为长官。江藤即命令箕作麟祥翻译法国民法典,甚至指示说:“尽快地翻译,有误译也无妨”,打算就之修改后即作为日本的民法。以后甚至把制定民法的工作一度交给外务省以求速成。以后又聘请外国人来工作。这些说明,“条约改正”是当时(明治初二十年内)最大的政治问题,而其前提则是“近代法典之完备。”

这一点,在刑事法律方面比较容易,所以刑法和刑事诉讼法都在1880年制定公布。民法则几经周折,10年之后才得以制定。

(二)“旧民法”

“旧民法”的来源

明治6年(1873年),日本政府在司法省设民法编纂课,于明治9年(1876年)着手起草民法,到明治11年(1878年)完成初稿。明治12年(1879年)又聘请法国专家来日委以民法起草工作。明治13年(1880年)在司法省设民法编纂局,加紧起草工作。民法编纂局一度划归外务省,后来又归司法省,由法国专家负责财产法部分,另由日本人负责亲属法部分,最后在明治21年(1888年)完成草案。明治23年3月与10月,分两次将经过立法程序的民法公布,定于明治26年(1893年)1月1日施行。这次公布的民法,被称为日本的“旧民法”。

“旧民法”组成

旧民法基本上以法国民法为兰本,分为人事编、财产编、财产取得编、债权担保编、证据编,共5编1760条。内容也大体上与法国民法典相同,关于人的能力和亲属关系在人事编,继承、赠与、遗赠、夫妻财产制都在财产取得编。在继承部分规定了家督继承制度。在财产编中规定了公用征收、水利等行政规定。从法国民法典承继而来的这些编制方面的缺点,如物权债权不分、继承与夫妻财产制列入财产取得编,在民法中加入了程序法(如证据编)和有关行政的规定等,在当时(1888年)德国民法典第一草案已经公布的情况下,当然显得落后,但是这些并没有成为大的问题。这部民法仍预定于1893年施行。可是由于其他的原因,终于发生了法典论争而使这部民法夭折了。

(三)“法典论争”

日本的旧民法是以法国民法典为兰本的。早在制定之初,就把财产法部分委托给从法国聘来的专家(巴黎大学教授布瓦松纳)(这位专家先受聘起草了刑法和刑事诉讼法,这两个法律很快被日本接受,于1880年公布施行),把亲属法部分交给日本学者,并且要求后者注意日本固有的风俗习惯。可见当时已经注意到这两部分的不同。

在公布的旧民法里,财产法部分不用说,基本上是以法国民法典的精神为指导的,其内容也与法国民法典相同。这一方面,没有引起人们的异议。亲属法部分虽然也保留了一些日本固有的制度,如家制、“家督相续”(身份继承制)等,但因当时主持工作的人究竟受到法国民法的影响,旧民法中的人事编就成了被称为体现“西方原则”的法律,其中散见着一些具有“近代性”的规定。如在形式上,采用了先规定婚姻、接着规定亲子关系,最后才规定家长和家制的欧洲式序列(在东方古老的传统里,应该是先有“家”,而后才有夫妻关系和子女)。关于血亲、姻亲和配偶的划分也是西方式的。在内容上,虽然保留了家长权,却不承认家长权(户主权)的核心之一的家属居所的指定权,对家长也没有授与对家属婚姻的否决权(无效诉权),这样就大大削弱了家长的权力;关于家督相续人(身份继承人)因婚姻和收养而离去家庭,不予禁止。这些规定与以后的新民法(1898年)比起来,显然是具有更强的“近代性”。因而在旧民法公布前,这些已受到指摘了。

对旧民法的评价

旧民法公布后,人事编立即受到批评,许多人认为旧民法无视了日本的“固有的淳风美俗”,特别是破坏了家族制度。这样就形成了对旧民法拥护和反对的两派,而展开了“法典论争”。

早在1889年(公布前一年)就出现了反对意见,公布后,反对意见与拥护意见逐渐增多,论争逐渐激烈。这两方面与日本法学界原已存在的两个学派结合到一起,形成两个严峻的阵营。拥护派的中心是倾向于自然法的法国法学派,当时称为“断行派”(立即施行派)。反对派则以倾向于历史法学的英国法学派为中心,称为“延期派”(延期施行,然后进行改废)。这样,法律意见之争与流派之争、学派之争相结合,再扩大到政治思想和主张不同的派系之争(具有自由民权思想的政见者当然加入拥护派,主张以家长制为基础而建立保守的国家的国家主义者加入反对派),这种论争日益剧烈。延期派提出,这部民法破坏了日本立国的基础——绝对主义的家长至高无上的家族制度,与《大日本帝国宪法》的精神不符。家长权是尊严的、不可动摇的,正如天皇的大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一样。动摇家族制就动摇了“大日本帝国”的立国之本。这样,法典论争由学术之争发展为政治斗争,由民法范围扩展到宪法与政治文化各方面。1892年,穗积八束在《法学新报》(反对派的机关刊物)上发表论文《民法出而忠孝亡》,论争达到白热化,而且反对派的势焰已不可当。

斗争

论争当然反映到政府和议会里。当时,商法(在德国顾问主持下制定公布的)方面也出现了问题,都引起了议会里的斗争。当时议会里的议员多是具有保守思想的上层人士(特别在贵族院),结果是想得到的。明治25年(1892年),两院(贵族院和众议院)以压倒多数相继通过了民法商法延期施行案,将民法和商法的施行期都延长到1896年年底。法典论争以延期派的彻底胜利而告终。日本的具有“近代化”因素的民法夭折了。

日本的法典论争显然是两种思潮的斗争,资产阶级的自由思想与封建主义的反动思想的斗争。随着“断行论”的失败,当时日本初露端倪的自由民权思想被压下去了,通过维护家族制度而维护天皇制度的思想站稳了脚跟。

有人指出,日本的旧民法规定了一夫一妻制,只此一点,就是对当时日本上层社会的一个冲击。在大多数议员都是多妻者的情形下,议会是当然不会通过的。 这种说法虽然偏激,却道出了事情的实质。

(四)新民法

旧民法施行延期后,日本政府着手重新起草民法。明治26年(1893年),设置法典调查会,以伊藤博文为总裁、西园寺公望为副总裁,以穗积陈重、富井政章、梅谦次郎三人为起草委员,另以数十人为委员。这次起草,在维持日本旧有习俗、特别是家族制度的原则下,特别参照当时的德国民法第一草案进行,于1895年完成总则编、物权编和债权编,次年这三编在议会通过,于当年4月27日公布。亲属编与继承编于1898年通过公布(同时公布的还有《法例》与《民法施行法》)。全部民法于1898年7月16日施行。这是日本的“新民法”,又被称为“明治民法”。这部民法一直施行到现在。其中亲属编与继承编在二次大战后经过了重大修改。 公布新民法的同时,将以前公布的旧民法废除。kk律师网

民法的概念是什么?

想学法律,有没有速成法律资料?求推荐

kk律师网(https://www.kklvshi.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想学法律,有没有速成法律资料?求推荐的相关内容。

如果想快速了解法律知识,可以考虑以下几种速成资料:

1. 法律速成课程。一些在线教育平台提供法律速成课程,如《中华法律速成班》《法律体系速成课》等,通过系统的视频课程可以快速掌握法律基础知识和理论。

2. 法律入门书籍。一些法律入门读物可以快速了解法律基本概念和知识框架,如《法律入门》《中国法律白皮书》《民法理论与实务》等,这类书籍内容浅显易懂,适合速成。

3. 法律速查手册。一些法律速查手册可以快速查询法律条文和案例,了解实务操作,如《法律实务操作手册》《IANLI 法律实务手册》等,这类手册深受法律职业人士欢迎,也适合法律速成学习。

4. 法律知识主题书籍。针对特定法律主题出版的书籍,如《公司法详解》《房地产法律常识》《婚姻法入门》等,这类书籍通过集中阐释一个法律主题,可以快速掌握该部分知识,适合新手速成。

5. 视频课程与案例解读。一些法律知识付费课程或公开课,会配合大量案例剖析,这种案例解读式的速成法律学习资料,直观形象而有效,如《司法考试完全案例解读课》等。

6. 法律词典与百科全书。法律词典如《法律大辞典》和法律百科全书如《中国法律百科全书》,可以快速查询法律条文、法律术语和案例解析,是速成法律知识的工具书。

综上,视频课程、入门读物、速查手册、主题书籍、案例解读以及工具书等,都是比较实用的法律速成学习资料。可以根据个人学习习惯与需求,选择与搭配多个资料进行系统学习,这样可以较快掌握法律知识框架与实务内容。希望这些建议可以帮助你快速入门法律知识。

以上就是KK律师网为大家带来的民法的概念是什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kk律师网:www.kklvshi.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民法的概念是什么?”相关推荐
民法典的上位法是什么
民法典的上位法是什么

民法典120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九条规定:因租赁、借用等情形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时,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赔偿责任划分如下:1、对该车承保交强险、第三者责任商业险的保险人支付保险金的义务不因机动车保有人与使用人

2024-06-24 16:52:51
民法典继承编突出了哪些理念
民法典继承编突出了哪些理念

民法典继承编突出了哪些理念法律分析:民法典继承编有不少创新和突破性的新规定,积极回应社会热点诉求,满足新时代继承需求,全方位保护公民的继承权和财产权。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

2024-05-30 06:50:59
《法国民法典》的内容是什么?
《法国民法典》的内容是什么?

法国民法典确立了哪三个近代民法的重要原则,详细的介绍一下?自由、平等的原则。第8条规定,“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第488条规定,“满21岁为成年,到达此年龄后,有能力为一切民事生活上的行为”。这就是说,每一个成年的法国人,都享有平等的民事行为能力,从而以民法的角度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及其特权,强调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进一步确立了人权平等的原则。契约自由的原则

2024-07-03 15:59:42
民法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民法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民法的主要作用是什么?民法的主要作用包括:1、民法可以为现代化市场经济提供一般规则和市场活动的行为规范,是市场参与者在这些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各显神通,开拓进取,创造最佳业绩,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2、民法可以为人权提供基本保障。人权是人按其本质属性享有和应当享有的权利。民法实质上是权利法。它首先给人的人格权、人身权、财产权等基本权利以规定和保护,为其他权利包括政治权利和经济、社会

2024-04-28 15:26:02
民法典的五项基本原则是什么(民法典的五项基本原则是什么内容)
民法典的五项基本原则是什么(民法典的五项基本原则是什么内容)

民法典六项基本原则民法典六项基本原则是我国民事法律制度的核心和基石,它们贯穿于整部法典的始终,为各类民事关系的调整提供了基本准则。这六项基本原则分别是: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信原则、公序良俗原则、绿色原则以及保护民事主体合法权益原则。一、自愿原则自愿原则强调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时,应当基于自己真实的意思表示,自由地选择、决定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这体现了对民事主体自主权的尊重,也

2024-06-25 16:52:48
民法典是什么?
民法典是什么?

民法典是什么?民法典,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事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规范各类民事主体的各种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涉及社会和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包括: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附则。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之前施行的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

2024-05-19 18:17:04
民法典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民法典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民法典适用时间效力司法解释【法律分析】:民法典适用时间效力司法解释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时间效力的若干规定》。第一,民法典施行后的法律事实引起的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民法典的规定。第二,民法典施行前的法律事实引起的民事纠纷案件,适用当时的法律、司法解释的规定,但是法律、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同时,若适用民法典的规定更有利于保护民事主体合法权益,更有利于维护社会

2024-06-01 15:29:45
民法典的家庭关系是什么
民法典的家庭关系是什么

民法典与我们的生活有何关系?法律分析:民法典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一.个人和日常生活相关方面;二.关于夫妻婚后方面;三.关于签订条约等其他方面;四.关于居住方面。民法典的实行会进一步保护人们的个人权益,并会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保障。全党要切实推动民法典实施,以更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条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

2024-04-27 06: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