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正文

我国《民法典》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创新点是什么?

2024-05-10 14:14:27 | kk律师网

KK律师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我国《民法典》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创新点是什么?相关文章,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我国《民法典》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创新点是什么?

我国《民法典》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创新点是什么?

1、主要内容:物权、合同、

人格权

、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

2、主要创新点: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

在编纂民法典的过程中,合理借鉴世界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但绝不照搬外国的民法条文,更不照抄书本上的民法理论,而是始终坚持从我国国情和实际出发,坚持问题导向,满足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民法典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伟大实践的最新成果。例如,总则编创新法人制度,增设特别法人;物权编落实中央关于农村承包地“

三权分置

”改革的要求,对

土地承包经营权

的相关规定作了完善。民法典是民事法治实践的最新成果。

编纂民法典,通过完善权利保护和救济规则,更好地维护人民权益。民法典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需求。例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对人格独立、人身自由、人格尊严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尊重和维护人格权成为满足人民群众

美好生活

需要的重要内容。

国民法典

是一部扎根中国大地、立足中国国情、彰显

中国精神

的民法典。民法典编纂工作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三次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民法典编纂工作相关汇报。正是因为在编纂工作中贯彻落实党中央确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才确保了民法典编纂工作的成功。民法典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特征。

扩展资料:

编纂民法典的重大意义:

编纂民法典是党的

十八届四中全会

确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立法任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编纂民法典,就是通过对我国现行的民事法律制度规范进行系统整合、编订纂修,形成一部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例科学、结构严谨、规范合理、内容完整并协调一致的法典。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

全面依法治国

摆在突出位置,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在坚持和完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征程中,编纂民法典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资料:

人民网-刘俊臣:深入理解民法典的“三个特色”

参考资料:

人民网-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的说明

我国《民法典》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创新点是什么?

民法典总则编的主要内容

法律主观:

一、民法典总则编对民事权利的分类

民法典第一编“总则”第五章“民事权利”,对民事权利进行了分类。其分类的标准,实际上是以标的是否具有财产价值进行的分类。

(1)人身权利

(一)人格权

1、一般性人格权(第109条)

2、具体性人格权(第110条)

1)物质性人格权: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

2)精神性人格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

3、个人信息权(第111条)

(二)身份权

即亲属权,包括监护权、配偶权等(第112条)

(2)财产权利

(一)物权(第114条)

1、动产物权(第115条)

1)动产自物权:动产所有权

2)动产他物权:动产质权、留置权、权利质权

2、不动产物权(第115条)

1)动产自物权:不动权所有权、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相邻权、共有权

2)动产他物权:一是用益物权: 土地承包经营权 、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居住权、地役权二是担保物权:不动权抵押权

(二)债权(第118条)

1、合同之债(第119条)

2、侵权之债(第120条)

3、无因管理之债(第121条)

4、不当得利之债(第122条)

(三)知识产权(第123条)

1、著作权

2、工业产权:专利权、商标权

(四)继承权(第124条)

1、法定继承

2、遗嘱继承

(五)股权及其他投资性权利(第125条)

(六)其他民事权利和利益(第126条)

(七)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权利(第127条)kk律师网

(八)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妇女、消费者等特殊主体的特殊权利(第128条)

二、民法典关于民事权利的规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零九条规定,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第一百一十条规定,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民事主体的财产权利受法律平等保护。

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物权。物权是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权利的区别有哪些

1、民事权利能力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有的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一种可能性,还没以民事主体带来实际利益。而民事权利则是民事主体参加到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后,才能实际享有的。

2、民事权利能力包括民事主体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而民事权利则仅指民事主体在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中实际取得利益的可能性。

3、民事权利能力的内容和范围由法律加以规定,与民事主体的个人意志没有直接关系。而民事权利则是民事主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其意愿实际参加民事活动时取得的,它直接反映着民事主体的个人意志。

4、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主体人身的存在是不可分离的,民事主体不能转让或放弃,他人也无权限制或剥夺这种民事权利能力。而民事权利则不同,除法律另有规定外,民事主体既可以依法转让或放弃某项民事权利,也可以依法被限制行使或被剥夺其原享有的某项民事权利。

法律客观: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 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 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我国《民法典》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创新点是什么?

民法典人格权篇的主要内容

kk律师网(https://www.kklvshi.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民法典人格权篇的主要内容的相关内容。

人格权的内容包括生命健康、姓名、肖像、名誉、荣誉、信用、隐私等权利。法人的人格权包括名称、名誉、荣誉、信用等权利。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零九条

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第一百一十条

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第一百一十一条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以上就是KK律师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我国《民法典》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创新点是什么?,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kk律师网:www.kklvshi.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我国《民法典》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创新点是什么?”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