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正文

继承与传承的区别有哪些

2024-05-11 13:39:51 | kk律师网

今天KK律师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继承与传承的区别有哪些,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继承与传承的区别有哪些

继承与传承的区别有哪些

一、继承与传承的区别有哪些

1、继承与传承的区别包括:

(1)两者的法律保护不同。传承不受到法律保护。继承是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保护的;

(2)两者承接的对象不同。传承可以是任何人,如:师傅、革命先辈、父母。继承多指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亲人;

(3)两者的思想不同。传承是为了把更好的思想、技艺、文化流传下去。继承多指物质方面的东西,如金钱、房产、企业。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

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二、继承遗产公证有哪些流程

继承遗产公证的流程包括:

1、申请。申请人须填写公证申请书,并出具身份证明、财产证明及其他有关证明;

2、审查。主要审查遗嘱人是否有完全的行为能力,遗嘱的内容是否合法,遗嘱人对遗嘱处分的财产是否享有处分权,遗嘱人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实等。

继承与传承的区别有哪些

传承和继承的区别

法律分析:传承和继承的区别如下:两者的定义不同;两者承接的对象不同;两者的思想不同;等等。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继承与传承的区别有哪些

民法典开始实施的时间是

kk律师网(https://www.kklvshi.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民法典开始实施的时间是的相关内容。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生效时间是2021年1月1日。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

一、民法典的鲜明特点:kk律师网

1、坚持人民立场。

2、体现人文关怀。

3、传承中华文化。

二、民法和民法典的区别:

1、民法典是指在采用成文法的国家中,用以规范平等主体之间私法关系的法典。

2、民法典是以条文的方式,以抽象的规则来规范各式法律行为、身份行为。

3、有的民法典会酌采习惯法作为补充规范的方式,此外也多半规定以当事人间私法自治的方式弥补各种法规的不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六十条 本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以上就是KK律师网整理的继承与传承的区别有哪些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KK律师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kk律师网:www.kklvshi.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继承与传承的区别有哪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