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2 09:33:52 | kk律师网
民法典的意义是什么?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作为我国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从宏观上看,民法典具有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促进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推动社会规范和法律适用科学化等一系列重要意义;在微观层面,民法典则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是调整一切民事主体的人身和财产关系的基本依据。
中国民法典
让民事主体更加完满的在文明社会中存活的主要制度表现在:独具中国特色的
人格权
规范模式,中国民法典更加重视身份权的产生与维系。民法典具有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社会规范和法律适用科学化等一系列重要意义;是调整一切民事主体的人身和财产关系的基本依据。
民法典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民事法律,它规定了在民事关系中双方的权利、义务及其法律途径,对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保护对公民的人身、财产及其他权益不受侵犯,确保公民享有法律保护,使得公民们更加安心。
2. 保护和规范合同的订立和履行,使得公民在合法的交易过程中得到更好的保护和维护。
3. 保障和规范家庭关系的成立和运作,其内容涉及夫妻义务、父母与子女关系、婚姻家庭财产等方面,使得家庭成员之间的合法利益得到更好的保护。
4. 落实国家的教育、劳动、医疗等基本民生权利,使得人们可以在民法的保障下,享受自己应有的权利。
总的来说,民法典对于维持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规范社会行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让公民可以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也提高了生活的幸福指数。kk律师网
kk律师网(https://www.kklvshi.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民法典对于中国法治社会建设的意义是什么的相关内容。
意义如下:
1、以民法典颁布施行为契机,坚定全社会的法治信仰。
法治信仰是人们在内心深处对法治的一种情感,这种情感包括认同、信服、尊崇、敬畏等要素,体现的是对法律自觉自愿地忠诚和尊重。
民法典的调整对象系全社会占比最多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在一定程度上,民事主体的法治信仰状况决定了全社会的法治信仰水平。
一方面,民法典是人民合法权益保障的宣言书,它通过确认和保护民事主体各种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能够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法律权利的“获得感”;
另一方面,民法典为民事主体的各类民事活动设定行为规范和基本遵循,同时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贯穿与诚实信用、公序良俗等原则的保障,凸显以人民为中心与保障人民权益实现的重要思想,体现秩序和充满美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社会。
应借助生动、易懂、精准的民法典普法活动,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这部“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就在其身边,且伴随其一生,以此逐步培育并坚定人民群众对法治的认同、信服、尊崇与敬畏等情感。
2、深刻领会民法典的精神要义,夯实全社会的法治理念。
全社会要透过民法典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一是要进一步厘清国家机关履职用权的界限。
民法典是调整民事社会关系的基本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制度载体,很多规定同有关国家机关直接相关,直接涉及公民和法人的权利义务关系。
国家机关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必须清楚自身行为和活动的范围和界限。二是要进一步强化国家机关执法司法为民的法治理念。
国家机关的决策、管理与监督等执法与司法活动要以不得违背法律法规随意作出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增加其义务的决定为底线,要以充分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更好实现为追求,从而真正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优越性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人民性。
3、学好用活民法典,强化全社会的法治思维。
法治思维是将法治的诸种要求运用于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是一种以法律规范为基准的逻辑化的理性思考方式。
引导群众认识到民法典既是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典,也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循的规范,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
要较好地改变过去人民群众遇事找人不找法的现象,应通过学好用活民法典以强化全社会的法治思维。一是全体社会成员要认真地对待民法典规定的各项权利和义务,以法律思维来指导各类民事活动的开展。
二是倡导全体社会成员将遵循民法典作为一种基本生活方式。民法典构建的社会经济生活基本秩序和践行的权利保护理念,是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生动体现,遵循民法典、遇事找法、化事靠法应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基本生活方式和新风尚。
扩展资料:
立法过程:
2019年6月25日,栗战书委员长主持召开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会议审议了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和民法典继承编草案。
12月20日,法工委对民法典各分编草案进行了修改完善,并将2017年已经出台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编入草案,重新编排条文序号,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提请12月常委会会议审议。
12月23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沈春耀作关于《民法典各分编(草案)》修改情况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编纂情况的汇报。
据沈春耀介绍,民法典(草案)共7编,依次为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以及附则,共1260条 。
12月24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举行分组会议,审议民法典草案。12月28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提请审议民法典草案的议案,决定将民法典草案提请2020年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
2020年5月22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王晨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的说明。
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学民法典的好处和意义学民法典的好处和意义:1、好处:“典”就是集中的意思。就是把一堆法律,比如物权法、合同法、婚姻法、侵权责任法等各种法炖到一个锅里。一来法官和老百姓都好找法律依据,都在一个锅里,不像以前那样杂乱无章,不成体系。二来,以前名目众多的法律还经常打架冲突,让人无所适从。现在,整合成一个法典,既方便查找,又自成体系,避免打架。拿破仑晚年曾说:滑铁卢一战抹去了一切荣耀的记忆,
请同学们说说,民法典的颁布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民法典草案对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明确了自然人对个人信息享有受保护的权利,要制止任何组织收集、存储、保管个人信息,以及使用个人信息的行为,对违反规定者要进行严格的处罚。另一方面,民法典草案对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主要涉及个人信息定义、收集处理个人信息原则及要求、个人信息被收集者和收集者的权利义务、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履职过程中对知悉的个人
民法典关于业委会的规定《民法典》第二百七十七条业主可以设立业主大会,选举业主委员会。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成立的具体条件和程序,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居民委员会应当对设立业主大会和选举业主委员会给予指导和协助。第二百八十条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的决定,对业主具有法律约束力。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作出的决定侵害业主合法权益的,受侵害的业主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第
民法典对优良家风的规定有什么法律分析:民法典的“家风条款”是一种价值导向更是行为规范,在司法实务中落实该条款是树立优良家风和弘扬家庭美德的关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43条明确规定,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家庭成员间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民间将该条款称为“家风条款”,优良家风自
根据民法典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什么的权利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法律分析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其中,处分是所有权的核心权利。所有权人有权在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上设立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用益物权人、担保物权人行使权利,不得损害所有权人的权益。用益物权人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或
公司法人的好处和坏处公司法人的好处和坏处分别是:1、好处,如果是在自己创业的公司,可以深度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对于很多关键的问题进行把控,如果是在其他的企业里,在公司的实际运营中有较大的话语权,并且也可以获得较高的收入报酬;2、坏处,如果是在自己的企业里更多的是要注意自己的责任和风险,法定代表人,可能涉及到民事、行政、刑事上的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十一
民法典非法人组织是什么?非法人组织是指不具有法人地位,但能够依法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的组织。非法人组织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其基本含义是自然人与法人、未登记的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非法人组织是指没有法人的地位,但是依然能够依法以自己的名义去从事民事活动的组织。一、非法人组织:非法人组织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其基本含义是自然人与法人、未登记的社
民法典合并了哪几部法律民法典一共合并了《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民法通则》、《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共九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2020年5月28日通过,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民法典合并了九部法律。每个人的每项权利在每时每刻都受到民法的保护,出台民法典,标志着我国
2024-06-10 02:58:19
2024-06-18 09:47:30
2024-05-14 04:37:34
2024-05-13 06:54:44
2024-06-14 21:21:53
2024-06-22 13:0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