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正文

民法典救人 民法典见义勇为法律规定

2024-05-13 19:09:21 | kk律师网

今天KK律师网小编整理了民法典救人 民法典见义勇为法律规定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民法典救人 民法典见义勇为法律规定

出手救人造成损害要不要赔偿

出手救人造成损害应当由救人者赔偿损失。

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进行管理或者服务的,有权要求受益人偿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费用。

《民法典》第九百七十九条 【无因管理定义】管理人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管理他人事务的,可以请求受益人偿还因管理事务而支出的必要费用;管理人因管理事务受到损失的,可以请求受益人给予适当补偿。

管理事务不符合受益人真实意思的,管理人不享有前款规定的权利;但是,受益人的真实意思违反法律或者违背公序良俗的除外。

第九百八十条 【受益人享有管理利益时的法律适用】管理人管理事务不属于前条规定的情形,但是受益人享有管理利益的,受益人应当在其获得的利益范围内向管理人承担前条第一款规定的义务。

第九百八十一条 【管理人适当管理义务】管理人管理他人事务,应当采取有利于受益人的方法。中断管理对受益人不利的,无正当理由不得中断。

民法典救人 民法典见义勇为法律规定

民法典见义勇为法律规定

1、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2、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侵权责任构成要件是什么

1、行为的违法性。是指行为人实施的行为违反了法律的禁止性规定或强制性规定。

2、损害事实的存在。既包括对公共财产的损害,也包括对私人财产的损害,同时还包括对非财产性权利的损害。

3、因果关系。不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也就是说,引起损害事实的发生是由于不法行为的实施,如果损害事实并非不法行为的实施所致,则不构成侵权。

4、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过错是侵权行为构成要件中的主观因素,只要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无论其是故意还是过失,是一般过失还是重大过失都应承担赔偿责任。kk律师网

见义勇为是指个人不顾自身安危通过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或者抢险、救灾、救人等方式保护国家、集体的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的一种行为。因见义勇为行为造成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责任,受益人可以适当补偿。

见义勇为是指遇到合乎正义的事,就应该奋勇的去做。从法律层面讲,见义勇为是指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1、见义勇为的主体是非负有法定职责或者义务的自然人。负有法定职责或者义务的主体,在履行法定职责或者义务时,不能成为见义勇为的主体。

2、见义勇为所保护的客体,是国家、集体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公民为保护本人生命、财产安全而与违法犯罪做斗争的行为,不能认定为见义勇为。

3、见义勇为的主观方面在于积极主动、不顾个人安危。

4、见义勇为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国家、集体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遭受正在进行的侵害的时候,义无反顾地与危害行为或者自然灾害进行斗争的行为。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三条: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伤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第一百八十四条: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民法典救人 民法典见义勇为法律规定

民法典法定救助义务有哪几种

kk律师网(https://www.kklvshi.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民法典法定救助义务有哪几种的相关内容。

法律分析:自然人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受到侵害或者处于其他危难情形的,负有法定救助义务的组织或者个人应当及时施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五条 法定救助义务,自然人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受到侵害或者处于其他危难情形的,负有法定救助义务的组织或者个人应当及时施救。

以上就是民法典救人 民法典见义勇为法律规定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KK律师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kk律师网:www.kklvshi.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民法典救人 民法典见义勇为法律规定”相关推荐
民法典债务规定(民法典债的定义)
民法典债务规定(民法典债的定义)

民法典债务规定有担保债权以实物担保和人身担保相结合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出现当事人约定的担保物权实现情形的,债权人应当按照约定实现债权;无协议或协议不明确。【法律分析】债权人为二人以上,部分或者全部债权人均可以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的,为连带债权;债务人为二人以上,债权人可以请求部分或者全部债务人履行全部债务的,为连带债务。连带债权或者连带债务,由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实

2024-06-08 06:26:43
法律上的救助义务有哪几种(民法典法定救助义务有哪几种)
法律上的救助义务有哪几种(民法典法定救助义务有哪几种)

法律上的救助义务有哪几种法律分析:法定救助义务包括安全保障义务、夫妻共同扶持义务、承运人救助义务、父母子女之间的抚养教育义务、紧急救助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五条自然人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受到侵害或者处于其他危难情形的,负有法定救助义务的组织或者个人应当及时施救。民法典法定救助义务有哪几种法律分析:自然人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受到侵

2024-06-10 14:35:55
民法典规定继承人同学可以做遗嘱见证人吗
民法典规定继承人同学可以做遗嘱见证人吗

三年级学宪法民法典的手抄报三年级学生手抄报民法典主题手抄报图片三年三班民法典手抄报展示学生作品我们的手抄报-走进民法典民法典主题手抄报图片三年三班民法典手抄报展示青寨小学学生手抄报三年三班民法典手抄报展示三年三班民法典手抄报展示三年三班民法典手抄报展示三年三班民法典手抄报展示2020民法典手抄报小学生图片民法典主题手抄报简单又好看

2024-06-17 00:24:32
民法典关于扰民的规定 民法典噪音扰民的法律规定
民法典关于扰民的规定 民法典噪音扰民的法律规定

民法典关于扰民的规定法律分析:一、噪音扰民:一类生活区域夜测50分贝以上,二类生活区域夜测65分贝以上,只要超过晚上9点或至次日早6点的就是扰民了,属于噪音污染。如果您所处的地方出现了在这些范畴之内的行为就是扰民。根据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音标准》规定,在居民区内,户外允许噪音级昼间为50分贝,夜间为40分贝。《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2024-07-01 03:30:03
合伙民法典 合伙法律规定民法典
合伙民法典 合伙法律规定民法典

合伙法律规定民法典法律主观:合伙合同终止的主要原因是合伙的解散,即合伙企业解散导致合同终止。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合伙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解散:(一)合伙期限届满,合伙人决定不再经营;(二)合伙协议约定的解散事由出现;(三)全体合伙人决定解散;(四)合伙人已不具备法定人数满三十天;(五)合伙协议约定的合伙目的已经实现或者无法实现;(六)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七

2024-06-07 19:12:12
民法典工作时间规定 民法典劳动法工时规定
民法典工作时间规定 民法典劳动法工时规定

民法典工作时间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从全年日历时间365天中扣除52个星期的公休日104天,扣除法定节假日11天,全年应工作250天,每月平均工作20。83天,每天工作8小时。按此推算,每个月平均应工作约167小时。国家实行劳动者从全年日历时间365天中扣除52个星期的公休日104天,扣除法定节假日11天,全年应工作250天,每月平均工作20。83天,每天工作8小时。按此推算,每个月平均应

2024-06-10 15:32:53
民法典雇员 民法典雇佣关系的法律规定
民法典雇员 民法典雇佣关系的法律规定

民法典雇佣关系的法律规定雇佣关系侵权行为责任中国法律规定且经常涉及的雇佣关系纠纷中的损害赔偿主要有两种:雇主损害赔偿纠纷,是指雇主对雇员在执行职务中造成第三人损害依法应承担的责任,又称雇员致害责任。一、雇佣关系的法律规定有哪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雇佣关系的相关司法解释第九条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的,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人损害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

2024-05-24 22:54:13
民法典规定法人合并的其权利和义务有什么的法人享有和承担
民法典规定法人合并的其权利和义务有什么的法人享有和承担

民法典合并了哪几部法律民法典一共合并了《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民法通则》、《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共九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2020年5月28日通过,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民法典合并了九部法律。每个人的每项权利在每时每刻都受到民法的保护,出台民法典,标志着我国

2024-06-28 19:5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