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3 16:52:10 | kk律师网
法律主观:
一、民法典总则编对民事权利的分类
民法典第一编“总则”第五章“民事权利”,对民事权利进行了分类。其分类的标准,实际上是以标的是否具有财产价值进行的分类。
(1)人身权利
(一)人格权
1、一般性人格权(第109条)
2、具体性人格权(第110条)
1)物质性人格权: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
2)精神性人格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
3、个人信息权(第111条)
(二)身份权
即亲属权,包括监护权、配偶权等(第112条)
(2)财产权利
(一)物权(第114条)
1、动产物权(第115条)
1)动产自物权:动产所有权
2)动产他物权:动产质权、留置权、权利质权
2、不动产物权(第115条)
1)动产自物权:不动权所有权、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相邻权、共有权
2)动产他物权:一是用益物权: 土地承包经营权 、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居住权、地役权二是担保物权:不动权抵押权
(二)债权(第118条)
1、合同之债(第119条)
2、侵权之债(第120条)
3、无因管理之债(第121条)
4、不当得利之债(第122条)
(三)知识产权(第123条)kk律师网
1、著作权
2、工业产权:专利权、商标权
(四)继承权(第124条)
1、法定继承
2、遗嘱继承
(五)股权及其他投资性权利(第125条)
(六)其他民事权利和利益(第126条)
(七)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权利(第127条)
(八)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妇女、消费者等特殊主体的特殊权利(第128条)
二、民法典关于民事权利的规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零九条规定,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第一百一十条规定,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民事主体的财产权利受法律平等保护。
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物权。物权是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权利的区别有哪些
1、民事权利能力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有的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一种可能性,还没以民事主体带来实际利益。而民事权利则是民事主体参加到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后,才能实际享有的。
2、民事权利能力包括民事主体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而民事权利则仅指民事主体在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中实际取得利益的可能性。
3、民事权利能力的内容和范围由法律加以规定,与民事主体的个人意志没有直接关系。而民事权利则是民事主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其意愿实际参加民事活动时取得的,它直接反映着民事主体的个人意志。
4、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主体人身的存在是不可分离的,民事主体不能转让或放弃,他人也无权限制或剥夺这种民事权利能力。而民事权利则不同,除法律另有规定外,民事主体既可以依法转让或放弃某项民事权利,也可以依法被限制行使或被剥夺其原享有的某项民事权利。
法律客观: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 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 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法律分析:一、人身权利(一)人格权1.一般性人格权(第109条)2.具体性人格权(第110条)(1)物质性人格权: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2)精神性人格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3.个人信息权(第111条)(二)身份权即亲属权,包括监护权、配偶权等(第112条)二、财产权利(一)物权(第114条)1.动产物权(第115条)(1)动产自物权:动产所有权(2)动产他物权:动产质权、留置权、权利质权2.不动产物权(第115条)(1)动产自物权:不动权所有权、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相邻权、共有权(2)动产他物权:一是用益物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居住权、地役权二是担保物权:不动权抵押权(二)债权(第118条)1.合同之债(第119条)2.侵权之债(第120条)3.无因管理之债(第121条)4.不当得利之债(第122条)(三)知识产权(第123条)1.著作权2.工业产权:专利权、商标权(四)继承权(第124条)1.法定继承2.遗嘱继承(五)股权及其他投资性权利(第125条)(六)其他民事权利和利益(第126条)(七)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权利(第127条)(八)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妇女、消费者等特殊主体的特殊权利(第128条)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条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
《民法典》第一百一十四条 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物权。
物权是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民法典》第一百一十八条 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债权。
债权是因合同、侵权行为、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规定,权利人请求特定义务人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
kk律师网(https://www.kklvshi.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我国民法典关于我国法人分类有哪些的相关内容。
法律分析:法人分为三种:1、以取得利润并分配给股东等出资人为目的成立的法人,为营利法人。2、为公益目的或者其他非营利目的成立,不向出资人、设立人或者会员分配所取得利润的法人,为非营利法人。3、机关法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城镇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法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为特别法人。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七十六条 以取得利润并分配给股东等出资人为目的成立的法人,为营利法人。
民法的渊源有哪些我国民法的渊源有哪些民法的渊源,又称民法的法源,是指民事法律规范的来源或表现形式。我国民法的渊源主要是指国家有关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的有关民事的规范性文件。民法的渊源有两种形式:一元制与多元制。一元制即只承认制定法为民法渊源,比如《法国民法典》第五条规定:“审判员对其审理的案件,不得用创立规则的方法进行审判。”而多元制主张除了制定法外,还包括习惯法和判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我国第几部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我国第一部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民法典规定法人解散的情形如下:1、法人章程规定的存续期间届满或者法人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2、法人的权力机构决议解散;3、因法人合并或者
交通事故中住宿费的赔偿法律分析:住宿费是指交通事故伤残者确有必要到外地就医、配置残具、参加事故处理人员等所需的住宿费。住宿费=交通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出差住宿费标准×住宿时间。住宿费应当一次性支付。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
中国民法典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是处理民事法律关系的一本百科全书,其中包含了各种各类的民事纠纷处理的法律依据。民法典的作用在其修改了关于合同法、物权法、婚姻法、继承法等等法律的部分法律条文,使其更符合当代中国的民情,使法官在判决时有法可依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共7编,依次为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以及附则,共1
我国为什么至今还没有正式的民法典民法典需要一定的基础:1.民法理论已经有很扎实的研究基础。2.有发达的立法技术。3.有一定规模商品经济。4.国家的相关政策支持。以上几点,目前看起来我认为1、2是瓶颈。你说现在我们有这么多所谓法学泰斗,每年制造那么多学术垃圾,实际上西方引进的民法理论他们自己都没完全吃透就在学校里面误人子弟。让他们组织一班人做个民法典草稿,搞出来的东西简直就
民法典对于狗咬人的责任规定法律主观:民法典宠物咬伤他人主人有侵权责任。除受害人故意敲打、挑逗动物造成自身损害的,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根据民法典的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法律客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就民法典的编纂谈谈你的认识一、民法典彰显中国智慧作为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也为世界法治文明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目前,全世界共有22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民法典的国家和地区不超过40个。诞生于21世纪初的中国民法典体现了中国特色和创新,是21世纪高科技、大数据时代的民法典代表,将会在世界上
民法典起草过几次法律分析:这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草案共7编,分别是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以及附则,共1260条,总计10万余字。编纂一部符合我国国情的民法典,是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法典的编纂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先后启动过五次民法典编纂的工作。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条为了保
2024-06-10 02:58:19
2024-06-18 09:47:30
2024-06-22 13:06:34
2024-05-14 04:37:34
2024-06-16 11:45:50
2024-06-14 21: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