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30 15:59:39 | kk律师网
著作权的获取方式有哪些呢?
(1)注册取得制度。注册取得,也叫登记取得,是指以登记注册作为取得著作权的条件,作品只有登记注册后方能产生著作权,著作权注册取得的原则,又称为“有手续主义”。
(2)自动取得制度。著作权自动取得,是指当作品创作完成时,作者因进行了创作而自动取得作品的著作权,不再需要履行其他任何手续。这种获得著作权的方法被称为“无手续主义”、“自动保护主义”。
我国《著作权法》第2条规定:“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即“著作权自作品完成创作之日起产生,并受著作权法的保护。”对于外国人的作品,如果首先在中国境内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外国人在中国境外发表的作品,根据其所属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享有著作权,受我国《著作权法》的保护。
版权的获取方式
法律主观:
一、物权获取方式
1、基于民事法律行为而获得物权,包括合同、单方行为。kk律师网
2、因民事法律行为以外的法律事实而获得物权,包括生产、天然孳息、时效、先占、拾得遗失物、发现埋藏物、物的灭失、混同、加工、附合、法定期限的届满等。
3、因公法上的行为而获得物权,如法院强制执行、征收、没收等。
二、物权变动有哪些原则
1、公示原则
指物权的变动须以法定的公示方式进行才能发生相应法律效果的原则,物权具有绝对排他的效力,其变动须有足由外部可以辨认的表征,才可透明其法律关系,减少交易成本,避免第三人遭受损害,保护交易安全。此种可由外部辨认的表征,即为物权变动的公示方法。不动产物权变动以登记为公示方法,动产物权变动以交付为公示方法。
2、公信原则
指物权变动依法定方式公示的,即具有使一般人信赖其正确的效力,即使公示的物权状态与其真实的物权状态不符,对于信赖公示所表征的物权而为物权交易的人,法律仍承认其余其真实物权状态相同的法律效果。公信原则赋予物权的公示以绝对的效力,保护信赖物权公示的善意第三人,维护交易的安全与快捷。但公信原则仅适用于登记名义人与第三人之间的交易关系,而不适用于登记名义人与真实权利人之间的关系。在登记名义人与真实权利人之间,真实物权人可以依照事实标准举证证明自己物权的正当性,此时权利的外观不能表征真实的权利。而在登记名义人与第三人进行交易时,第三人可善意取得物权,真实权利人只能要求登记名义人损害赔偿。因真实物权没有以客观外在的形式向社会公开,不能得到法律的保护,并且第三人善意而无过失,应该受公信原则的保护。
三、物权变动有哪些模式
1、债权意思主义
债权意思主义是指法律认定以债权法上的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直接引起物权变动,如《法国民法典》第1583条规定,物权随着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而变动。法典实施50年后,在1855年制定的《不动产登记法》规定物权变动不登记不能对抗第三人。这种立法体例把不动产登记作为对抗的效力,而且只针对不动产。
2、登记对抗主义
19世纪末期,日本制定民法典借鉴了法国的做法,进一步明确规定,把不动产登记扩大到动产领域。《日本民法典》第176条规定,物权变动以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为生效;第178条规定,不动产不登记,动产不交付,不得对抗第三人。
3、公示要件主义
即债权形式主义。典型的为奥地利的物权变动模式,当物权因法律行为发生变动时,当事人除了有债权合意之外,尚需要进行登记或者交付的法定方式,即进行公示,方发生效力。如《韩国民法典》第188条规定,“在不动产场合,基于法律行为的不动产物权的取得、丧失及变更,非经登记,不生效力。关于动产物权之让与,非将动产交付,不生效力。”
4、物权形式主义
德国法的物权变动模式以物权意思表示作为本质,以登记或交付作为外在形式。从立法模式上来看,意思主义以债权的意思作为物权变动的依据,产生物权与债权划分不清的弊端,也存在两种权利的本质划分不清的问题,德国的做法较为理想。该理论也称“物权行为的无因性”,即物权行为的成立及有效不受债权行为的影响,具有无因性的特点。在市场经济中,获得物权的方式最为常见的就是基于合同而取得物权,这种方式被称为是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
法律客观:
《著作权法》第十条(十五)翻译权,即将作品从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的权利;(十六)汇编权,即将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过选择或者编排,汇集成新作品的权利;(十七)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著作权人可以许可他人行使前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并依照约定或者本法有关规定获得报酬。著作权人可以全部或者部分转让本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并依照约定或者本法有关规定获得报酬。
论文的文献综述要注意什么呢?
⒈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的综述。
⒉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⒊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引用文献不过多。文献综述的作者引用间接文献的现象时有所见。如果综述作者从他人引用的参考文献转引过来,这些文献在他人引用时是否恰当,有无谬误,综述作者是不知道的,所以最好不要间接转引文献。
⒋参考文献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论文可以将参考文献省略,但文献综述绝对不能省略,而且应是文中引用过的,能反映主题全貌的并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献资料。
5.综述篇幅不可太长。杂志编辑部对综述的字数一般都有一定数量的约定。作者在初写综述时,往往不注意这点,造成虚话、空话较多,重点不突出。综述一般不宜超过4000字。综述并不是简单的文献罗列,综述一定有作者自己的综合和归纳。有的综述只是将文献罗列,看上去像流水帐,没有作者自己的综合与分析,使人看后感到重复、费解,材料与评述协调。
综述:张某犯盗窃罪和失火罪,数罪并罚;陈某犯盗窃罪和放火罪,数罪并罚。
1、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陈某和张某构成盗窃罪的共同犯罪。
2、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失火罪是指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民法(Civil law),是规定并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间、法人间及其他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家法律体系中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民法既包括形式上的民法(即民法典),也包括单行的民事法律和其他法律、法规中的民事法律规范。
民法作用
一、民法可以为现代化市场经济提供一般规则和市场活动的行为规范,使市场参与者在这些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各显神通,开拓进取,创造最佳业绩,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民法可以为人权提供基本保障。人权是人按其本质属性享有和应当享有的权利。民法实质上是权利法。
kk律师网(https://www.kklvshi.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关于民法总则住所是指什么的相关内容。
随着《 民法典 》(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的颁布,《民法总则》将被废止。 关于《民法典》住所地是指什么? 《民法典》住所地是指公民的住所地是指公民的户籍所在地,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住所地是指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自然人以户籍登记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记记载的居所为住所;经常居所与住所不一致的,经常居所视为住所。 1、可以据以确定诉讼 管辖 。我国 民事诉讼法 规定,对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提起民事 诉讼 ,由被诉单位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公司是企业的一种形式,以公司为被告的民事诉讼,归公司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2、可以据以确定法律文书的送达处所。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送达诉讼文书时,应直接送交受送达人。直接送达法律文书有困难的,可以邮寄送达。对公司来说,无论是直接送达还是邮寄送达,均以公司住所地为受送达处所。 3、可以据以确定 债务 履行处所。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履行地点不明确的债务,给付货币的,在接受给付一方的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的所在地履行。对公司来说,其履行所在地应为其住所地。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法人以它的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为住所。所以,本法进一步明确,公司以其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为住所。公司住所不同于公司的一般生产经营场所,公司住所只有一个,而生产经营场所是直接从事生产经营的地点,比如,营业场所,生产车间,销售网点等都包括在内,可以有多个。公司住所依法确定后,不得任意变更。如果需要变动,应当依法办理变更登记。 管辖权异议 裁定期限是多久? 1 、法律对管辖权异议 审理期限 规定如下: (1)提出。收到 起诉状 后15天的答辩期内提出。 (2)审理。法院应在收到异议申请后15日内审理完毕。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在经济审判工作中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若干规定》 第5条:“人民法院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提出管辖权异议的,应当认真进行审查,并在15日内作出异议是否成立的书面裁定。当事人对此裁定不服提出上诉的,第 二审 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书面裁定。” (3)上诉期。不服管辖权异议裁定的,当事人应在10天内提出上诉。 (4)上诉审。二审法院应在 立案 后30日内作出终审裁定。《民事诉讼法》第159条:“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2 、当事人提出管辖权异议的时限 《民事诉讼法》第38条规定管辖权异议应当在提交 答辩状 期间提出,其时限即为15日。我们从前文的对管辖权异议主体、客体的分析,可知这一规定是不合理的。首先,从法条上看,它存在着逻辑性错误,因为管辖权异议的主体包括了原告、被告和第三人,而只有被告才提交答辩状;其次,这一规定也缺乏灵活性,例如中途参加诉讼的共同诉讼人、第三人应当在什么时候提交呢?对此,应当针对不同的主体,制定变通的规定。有学者建议,应借鉴国外立法经验,总体上规定当事人应当在案件审理之前或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管辖权异议,凡中途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可作特别规定,即他们在接到法院告知其可以提出管辖权异议的正式通知后十日内提出。 综述,我国公民的重要证件都是以住所地来登记的,这是为了很好的管理和统计人口的方法。各个地区的 管辖权 是不一样的,个人所服从的管辖区主要就是住所地所在的管辖区,因此一般法院传送的法律文书会在找不到接收人时邮寄到接收人的住所地。
父母能不能为儿女担保巜民法典》怎样规定?可以担保,不过民法典里面没有对这个作出规定,有专门的担保法,其中第七条规定,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公民,可以作保证人。也就是说,父母只要是完全行为能力人,就可以为儿女担保。第十二条规定,同一债务有两个以上保证人的,保证人应当按照保证合同约定的保证份额,承担保证责任。没有约定保证份额的,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债权人可以要求任何一个保证人承
电影院取消场次如何赔偿法律分析:找电影院退票,一般如果取消了场次,电影院都会主动给退票钱,但是取消场次的情况很少见,有时候看到人少,电影院也给放电影看,因为现在国家有关部门对电影院数据造假打击很严,如果真有不合理的情况,可以去当地的工商局或者文化局去投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
民法典机关法人资格如何取得法人是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利能力的组织。民法典规定,有独立经费的机关和承担行政职能的法定机构从成立之日起,具有机关法人资格,可以从事为履行职能所需要的民事活动。关于民法典机关法人资格怎样取得的更多内容,下面由我为你解答。一、民法典机关法人资格如何取得1.民法典规定,有独立经费的机关和承担行政职能的法定机构从成立之日起,具有机关法人资格,可以从事为履行
章鱼哥卡通图片有版权吗知乎有版权,卡通人物没有肖像权但有版权,卡通人物是作者创造出来的产物,属于著作权保护的范围。如果要用于商业用途,即使是虚构的人物,也要经过原创作者的允许和支付使用费,否则则属于侵权行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三条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知识产权。图解漫画版民法典适合多大年龄看应该是小学生吧。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部总字数逾1
律所取名字寓意好的字律所取名字寓意好的字有哪些1、和网、美曼、尚开、英倍、联升、万春、博宇2、华祥、龙妙、真丝、赛用、明扬、皇木、天翔3、建圆、江坚、纽雅、盛白、啸卓、方欧、大贝4、本胜、斯翔、美特、白洲、系实、罗纳、日事5、科讯、健苏、元妙、南赛、日至、正顿、扬系日月同辉,作为律师所名字好吗?如何解释包含的内涵、意义?新《名称管理办法》共分六章三十条。第一章总则,规定
民法典对著作权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著作权侵权行为的规定如下:1、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文字作品、音乐、美术、视听作品、计算机软件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的;2、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3、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等。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
民法典理解与适用选择哪个版本的比较好(法院版和法律版),或者说两个版本有什么区别?民法典理解与适用不能够说选哪个好,只能看哪种更适合你。它们的区别如下:法院版特别厚,不仅有中外各种流派理论论述,还涉及实务分析及案例比较。可以说每一个章节都是一篇完整的论文,博大且精深。但是法院版作者众多,很多观点其实仅仅是作者的观点,非常值得辩驳。所以此书并不适合初学者,只适合作为民法理论
民法典最新版是哪个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最新版是是2021年1月1日开始实施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评判依据,总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华
2024-06-22 13:06:34
2024-06-10 02:58:19
2024-06-18 09:47:30
2024-05-15 16:45:55
2024-06-06 13:24:34
2024-06-16 11: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