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3 15:03:30 | kk律师网
消费者权益保护作为民法典的一部分,在总则篇、物权篇、人格权编、侵权责任编等几方面都有相关规定。《民法典》从多角度多层次强调消费者权益保护,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则更细分了具体保护的内容和侵权的处罚方式。
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是怎样的
《民法典》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和财产关系。民法典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犯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的合法权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保护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民法典》对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一般法与特别法的关系。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应当优先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
现行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有多部法律法规,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旅游法》、《广告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等。
《民法典》第一百二十八条将消费者等特殊人群合法权益的保护纳入民法典中,从而使得对消费者保护成为了民法典的一部分。
从法典的角度来看,能够更充分的发挥民法典私法的作用,完善民法典对于弱势群体特殊保护的体系;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有利于消费者依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实现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规特点如下:1、以专章规定消费者的权利,表明该法以保护消费者权益为宗旨。该法列举的消费者权利有之多,体现出较高的保护水平。2、特别强调经营者的义务。首先,规定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时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其次,以专章规定了经营者对特定消费者以及社会公众的义务。3、鼓励、动员全社会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共同承担责任,对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不法行为进行全方位监督。4、重视对消费者的群体性保护,以专章规定了消费者组织的法律地位。
综上所述是小编对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内容做出的相关回答,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侵害众多不特定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二)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可能危及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未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未标明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发生方法的;对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作虚假或引人误解宣传的;(三)宾馆、商场、餐馆、银行、机场、车站、港口、影剧院、景区、娱乐场所等经营场所存在危及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危险的;(四)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规定的;(五)其他侵害众多不特定消费者合法权益或者具有危及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危险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
法律主观:
一、民法典关于物权的分类
第一百一十四条:【物权的定义及类型】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物权。
物权是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第一百一十五条:【物权客体】物包括不动产和动产。法律规定权利作为物权客体的,依照其规定。
第一百一十六条:【物权法定原则】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法律规定。
二、物权取得的分类有哪些kk律师网
物权取得可细分为不动产物权的取得、动产物权的取得、用益物权的取得。
某些法律事实能够引起这三种物权的发生,某些法律行为仅能引起其中一种或二种物权的发生。能够取得不动产物权、动产物权、用益物权的法律事实主要有以下行为和事实:
1、合同。通过买卖、互易、赠与取得物权。
2、善意取得。受让人基于对不动产登记、动产占有的信赖,以对价善意受让不动产、动产的物权,纵使出让人无转让的权利,受让人依然能够取得该不动产、动产的物权。
3、继承、遗赠。公民死亡后,继承人、受遗赠人取得遗产的物权。公民死亡的时间,是继承人、受遗赠人取得遗产物权的时间。
4、赔偿、补偿。通过获得赔偿、补偿取得物权。
5、判决、裁决。通过人民法院判决、仲裁庭裁决取得物权。判决、裁决生效的时间是当事人取得物权的时间。
6、划拨。通过划拨取得物权。
7、时效。通过取得时效取得物权。
三、民法典关于物权保护方式的使用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三十三条规定,物权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解决。
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因物权的归属、内容发生争议的,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确认权利。
第二百三十五条规定,无权占有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权利人可以请求返还原物。
第二百三十六条规定,妨害物权或者可能妨害物权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险。
第二百三十七条规定,造成不动产或者动产毁损的,权利人可以依法请求修理、重作、更换或者恢复原状。
第二百三十八条规定,侵害物权,造成权利人损害的,权利人可以依法请求损害赔偿,也可以依法请求承担其他民事责任。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三十七条造成不动产或者动产毁损的,权利人可以依法请求修理、重作、更换或者恢复原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三十八条侵害物权,造成权利人损害的,权利人可以依法请求损害赔偿,也《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三十六条妨害物权或者可能妨害物权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三十四条因物权的归属、内容发生争议的,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确认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三十五条无权占有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权利人可以请求返还原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三十三条物权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解决。
kk律师网(https://www.kklvshi.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合同法52条对应民法典第几条的相关内容。
法律分析:在民法典中,将其细分为以下几条: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四十六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四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四十六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夫妻关系的法律定义法律分析:夫妻关系是指依据民法典的有关规定夫妻之间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六条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加以强迫,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加以干涉。第一千零四十七条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第一千零四十八条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第一千零四
民法典关于跳单的规定《民法典》新增中介服务合同的规定,并明确禁正“跳单”。自2021年1月1日起,《民法典》生效后,即便合同双方末约定跳单行为,当事人构成“跳单“的,中介公司也可以根据《民法典》的规定,直接要求委托人支付报酬。跳单指买卖一方或双方为了规避或减少按照协议约定履行向中介交付中介费的义务,跳过中介而私自签订买卖合同的行为。违背诚信和公平原则,严重损害中介人的利益,扰乱市场秩序,
民法典增加了几种新的典型合同民法典增加了租赁合同、高温津贴补偿协议、网络交易平台服务协议、补充协议等新的典型合同,为现代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合同形式选择。民法典是我国民法的总称,其中第九编关于合同法的规定明确了各类合同的基本情况。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增加的几种新的典型合同主要包括如下内容:1.租赁合同:租赁双方约定将房屋、车辆、设备等有形物品借出并以租金支付方式获取利益的一种合同形式。2
民法典第650条中的电力所有权,是否依法转移?民法典第650条中没有涉及电力所有权以及是否依法转移的问题。主要规定的是合同的履行地点问题。《民法典》第六百五十条供用电合同的履行地点,按照当事人约定;当事人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供电设施的产权分界处为履行地点。民法典对水表所有权规定民法典对水表所有权规定:供用电合同是供电人向用电人供电,用电人支付电费的合同。向社会公众供电的供
民法典有关于低保的条文法律分析:积极条件:申请农村低保以家庭为单位由户主提出申请,申请家庭必须是当地农业户籍且在当地常住。也就是说,具备当地户籍但是外出打工并未实际在当地居住的话,是不能申请农村低保待遇的。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农村低保保障标准才可以申请享受低保待遇,当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消极条件:具有正常劳动能力,无正当理由拒绝劳动而造成生活困难的人员以及
民法典第225条和海商法第9条有什么不同民法典第225条和海商法第9条区别如下第二百二十五条特殊动产登记的效力船舶、航空器和机动车等的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二人。《海商法》第9条第1款规定:“船舶所有权的取得、转让和消灭,应当向船舶登记机关登记;未经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民法典的适用范围民法典的适用范围主要包括以下两类:1.对人的适用范围
新民法典关于一房二卖新民法典对于一房二卖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旨在保护购房者的合法权益,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一、一房二卖的概念及危害一房二卖,顾名思义,即同一套房屋被卖家先后出售给两个或以上的买家。这种行为不仅侵害了购房者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房地产市场的正常秩序,导致社会信任危机和不良社会影响。二、新民法典关于一房二卖的规定新民法典针对一房二卖问题,从多个方面进行了规
民法典中的公序良俗原则法律主观:一、《民法典》中的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是指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在从事民事活动时,不得违反各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不得违背公共秩序和善良习俗。公序良俗原则要求民事主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遵循社会主体成员所普遍认可的遵德准则,它可以弥补法律
2024-06-10 02:58:19
2024-06-22 13:06:34
2024-06-18 09:47:30
2024-05-15 16:45:55
2024-06-16 11:45:50
2024-06-06 13:2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