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1 06:09:24 | kk律师网
公车发生交通事故,单位理赔的,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时造成他人损害的,用人单位需承担责任,如果该事故是因公务人员故意或重大过失引起的,用人单位可以依法向其追偿。
公车发生交通事故,单位是理赔的。公务用车发生交通事故,由用人单位承担责任。公务人员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用人单位可以向其事后追偿。公务用车发生交通事故属于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九十一条kk律师网
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追偿。劳务派遣期间,被派遣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承担侵权责任;
劳务派遣单位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责任。
公车私用一经查处,依纪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1.公车私用一经查处,情节较轻的,给予通报批评、责令检讨、诫勉谈话、问责处理或其它组织处理;
2.造成严重后果或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因公车私用所涉及的费用由当事人自行承担。
法律快车提醒您,公民或者组织对人民警察的违法、违纪行为,有权向有管理权限的纪检监察机关举报。举报人须如实提供被举报人公车私用的照片、录像等证据资料;举报可采用来电、来信、来访、电子邮件等形式。
公车发生交通事故处理流程:
1.交通部门现场勘查。交警部门对现场勘查记录经复核无误后应要求当事人或见证人在现场图上签名。为检验需要,可以扣留肇事车辆和当事人相关证件。
2.交通部门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交警部门经过调查后,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3.交通部门组织赔偿调解。在确认伤者治疗终结或确定损害结果后,如果事故当事人同意进行赔偿调解,交警部门可以组织调解。调解次数一般不超过2次。调解不成,填写《调解终结书》,告知当事人在法定时效期间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不申请调解,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4.向人民法院起诉。委托律师或者自行向人民法院起诉,一般在事故发生地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法庭审理过程中,各方可以在法院主持下调解,达成调解协议。调解不成的,由法院依法判决。
在现实生活中,发生交通事故之后,往往是需要按照规定对双方的损失进行理赔的,那么一般发生交通事故理赔保险公司的处理方法?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简单事故:直接由保险公司派查勘员现场照相、定损;
双方交通事故无人伤案件:由快速理赔中心处理;
由快速处理中心负责确定损失金额,无需再出具交警队事故认定书;当场按照标准确定损失金额、查勘定损一次完成;快速理赔中心出具的价格均得到各保险公司承认和认可。
一般意义上的小刮蹭事故均可在快速中心得到解决,快速处理的事故需符合下列条件:在快处中心覆盖的范围内出险;双方车辆均在当地的保险公司承保、必须是机动车与机动车碰撞的事故;不涉及人伤;事故损失较小、双方可以自行移动;双方责任明确;需双方携带驾驶证、行驶证、交强险保单或标识即可到快处中心办理。
交通事故中有人伤或快速中心无法处理的事故:需要报警处理。
综上所述,一般发生交通事故理赔需要驾驶证、行驶证、交强险保单可到快处中心办理;人伤需提供伤者的医药费收据、病历、伤者身份证、医疗诊断证明、伤者的工资证明及陪护证明等资料。若您有其它问题,可以登录的官方网站,免费咨询律师!
(一)客观因素。道路、气象等原因,也可引起事故发生。
(二)车况不佳。车辆技术状况不良,尤其是制动系统、转向系统、前桥、后桥有故障,没有及时检查、维修。
(三)疏忽大意。当事人由于心理或者生理方面的原因,没有正确观察和判断外界事物而造成精力分散、反应迟钝,表现为观望不周、措施不及或者不当。还有当事人依靠自己的主观想象判断事务或者过高估计自己的技术,过分自信,对前方、左右车辆、行人形态、道路情况等,未判断清楚就盲目通行。
(四)操作失误。驾驶车辆的人员技术不熟练,经验不足,缺乏安全行车常识,未掌握复杂道路行车的特点,遇有突然情况惊慌失措,发生操作错误。
(五)违反规定。当事人由于不按交通法规和其他交通安全规定行车或者走路,致使交通事故发生。如酒后开车、非驾驶人员开车、超速行驶、争道抢行、违章装载、超员、疲劳驾驶、行人不走人行横道等原因造成交通违法的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的最长处理期限并无规定。一般交通事故处理期限是10天,如果需要检验的,则会加长时间。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经过勘验、检查现场的交通事故应当在勘查现场之日起10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一般发生交通事故理赔保险公司的处理方法的相关知识,针对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保险公司一般在保险限额范围内进行赔偿。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更多相关文章关注kk律师网:www.kklvshi.com2024-06-10 02:58:19
2024-06-18 09:47:30
2024-06-22 13:06:34
2024-05-14 04:37:34
2024-06-14 21:21:53
2024-05-15 16:4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