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2 04:26:04 | kk律师网
《民法典》夯实了优良家风、家庭美德、家庭文明建设的法治基础—— 更广泛地促进家庭关系和谐发展。
《民法典》首次将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写入法律条文中,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婚姻家庭领域中的导向,也是婚姻家庭法律规范的价值追求。家庭文明关乎家庭和谐,家庭和谐又与家庭稳定相辅相成,从这个意义上讲,婚姻家庭的和谐需要建立在家庭文明和法治的基础上,民法典为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推出了一系列新的法律规范。
法律分析:根据加强国家对婚姻家庭的保护,倡导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尊重婚姻家庭当事人的意思自治,注重夫妻婚姻家庭地位的平等,注重儿童最大利益原则的贯彻,注意保护婚姻家庭弱者的权益等立法理念,新增或修改补充了24项制度或规则。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一条 婚姻家庭受国家保护。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保护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第一千零四十三条 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家庭成员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kk律师网(https://www.kklvshi.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在民法典中什么是贯穿始终的立法精神的相关内容。
在民法典中什么是贯穿始终的立法精神如下:
在民法典中,贯穿始终的立法精神是以保护人的合法权益为核心,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法治建设为目标。
资料拓展:
一、人民至上的原则
人民至上是贯彻于民法典始终的立法精神。民法典以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旨在平衡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确保人民享有平等、自由、安全、尊严的权利。无论在物权、合同、婚姻家庭等各个领域,人民的合法权益都是立法考虑的核心因素。
二、公平正义的追求
公平正义是民法典的重要立法精神之一。民法典注重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个人合法权益之间的平衡,并致力于建设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立法基于公正原则,追求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倡导平等、公正的法律制度,保障人民在各种交往关系中的公平待遇。
三、法治建设的推动
民法典立法精神的核心也体现了对法治建设的追求。民法典通过确立规范、明确权责、保障权益、维护秩序等方面的功能,强调了法律的权威和规范性,旨在推动社会的法治化进程。通过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强化法律约束力,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实现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四、个人意愿和自由的尊重
民法典立法精神中也强调对个人意愿和自由的尊重。民法典注重保护个人自主权利,尊重个人自由意愿的表达和选择,鼓励个人通过自愿合同的方式参与社会交往并承担相应责任。民法典为个人提供了广泛的自由空间,使其能够根据自身意愿和需求进行合理的行为选择。kk律师网
五、法律的适用和稳定性
在民法典中,立法精神还体现在法律的适用和稳定性上。民法典在立法过程中注重规章制度的统一性和连续性,致力于构建一套完善、科学、稳定的法律体系。法律的适用性和稳定性为社会提供了依据和保障,为人们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持久的保护。
综上所述,民法典中贯穿始终的立法精神以人民至上、公平正义、法治建设、个人意愿和自由的尊重以及法律的适用和稳定性为主要内容。这些立法精神的体现确保了民法典在保护人民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法治建设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2024-06-10 02:58:19
2024-06-22 13:06:34
2024-06-18 09:47:30
2024-05-15 16:45:55
2024-05-14 04:37:34
2024-06-16 11: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