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正文

为什么要编纂民法典

2024-05-16 10:21:17 | kk律师网

今天KK律师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为什么要编纂民法典,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为什么要编纂民法典

民法典编纂历程

法律分析:2014年11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编纂民法典。2016年6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初次审议了民法总则草案,标志着民法典编纂工作进入立法程序。2020年5月22日民法典草案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进行审议。2020年5月28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京召开闭幕会,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新中国第一部民法典正式诞生。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条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为什么要编纂民法典

为什么要编纂民法典

我国编纂民法典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民法典是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性法律。

统一民事法律法规。我国是多民族、多元化的国家,民事法律法规存在差异,编纂民法典可以统一各民族、各文化之间的民事法律规范,促进民族团结和谐。kk律师网

保护公民合法权益。民法典是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法律基石,可以为公民提供全面、系统、科学的权利保护,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民法典可以为市场经济提供稳定、公正、透明的法律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综上所述,编纂民法典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统一民事法律法规、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措施。

为什么要编纂民法典

为什么民法典历经五次才最终编纂成功?

kk律师网(https://www.kklvshi.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为什么民法典历经五次才最终编纂成功?的相关内容。

编纂民法典工程浩大,应稳妥推进。将散于各部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中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全面编订纂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方面要将不适应、不适宜的规定予以剔除,另一方面又要将新产生的、新出现且已成熟的民事法律规范加以吸收、固化,最终形成一部完整的有中国特色的、调整民事法律关系的集大成法典。

根据编纂民法典“两步走”的思路,民法总则已经出台,接下来就是编纂民法典各分编。本次会议审议的有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和侵权责任编等6编,共73章1034条。编纂好各分编是对民众切身利益的法制保障。

民法典各分编草案的编纂有很多亮点,比如物权编强化了业主对建筑物共有部分共同管理的权利,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限届满自动续期;合同编里增加了住房继承人优先承租权的制度,加大了保护弱势当事人的制度;在婚姻家庭编增加了一个月离婚冷静期等。

扩展资料

5年磨一剑,宣告中国迈入“民法典时代”。这是新中国历史上首个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承载着几代立法者、法律工作者乃至亿万人民的梦想。开启中国民事法律新时代。民法是民事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

编纂民法典,是一个国家法律传统和法治信仰的生动写照,映射出一个民族的不懈奋进。伟大的时代,催生伟大的法典。编纂一部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例科学、结构严谨、规范合理、内容完整并协调一致的民法典,离不开坚强的领导核心和科学的思想指引。

“自始至终,民法典编纂工作都是在党中央的领导下进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民法室负责人说,根据编纂民法典的指导思想,立法机关确立了“编纂式立法”这一重要理念。

1、不是制定全新的民事法律,而是对现行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编订纂修。

2、不是简单的“麻袋装土豆”,而要对已经不适应现实情况的规定进行修改完善,针对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有针对性的新规定。

参考资料来源:

中国经济网——新时代的人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诞

参考资料来源:

中国经济网——民法典各分编草案初审引发热议 工程浩大意义深远

以上就是KK律师网整理的为什么要编纂民法典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KK律师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kk律师网:www.kklvshi.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为什么要编纂民法典”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