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4 01:33:59 | kk律师网
【答案】:D
(1)选项 ABC:不能为人力所支配,如:太阳、月亮、星星等,不属于《民法典》物权编意义上的物;(2)选项 D:物,包括不动产和动产。不动产包括土地、海域(选项 D)以及房屋、林木等地上定着物。
民法典民事权利主要包括:
1、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2、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等权利。
3、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4、自然人因婚姻、家庭关系等产生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
5、民事主体的财产权利
(一)、人格权。
1、自然人。“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具体来讲,人格权包括:(1)、生命权; (2) 、身体权; (3)、健康权; (4)、姓名权; (5)、肖像权; (6)、名誉权; (7)、荣誉权; (8)、隐私权; (9)、婚姻自主权; (10)、身份权;
(11)、个人信息权;
(12)知识产权;
(13)继承权。
2、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受法律平等保护。
(二)、物权。
1、概念: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物权。物权是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2、分类:物包括不动产和动产。法律规定权利作为物权客体的,依照其规定。这就是说,物权包括三种,即不动产、动产、权利。
"法律规定权利作为物权客体的,依照其规定”这句话怎么理解?按字面意思就是:若有法律规定某种权利可以作为物权的客体的,这种权利就可以成为物权的客体。但若无这样的规定,则相应的权利不能成为物权的客体。前者如权利质权和权利抵押权,后者如典权。
3、物的征收和征用。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征收、征用不动产或动产的,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
(三)、债权。
1、债权的概念。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债权。债权是因合同、侵权行为、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规定,权利人请求特定义务人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
2、分类:根据第118条,我们可知,债权可以分为五类:
(1)合同之债。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民事权利是公民在社会上存在和生活的最基本的权利,也是与公民日常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一项权利。
民事主体的民事权利在受到侵害的时候,民事主体可以通过法律的手段维护自己所拥有的权利。
(2)侵权责任之债。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3)无因管理之债。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进行管理的人,有权请求受益人偿还由此支出的必要费用。
(4)不当得利之债。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
(四)其他权利。
1、投资性权利。民事主体依法享有股权和其他投资性权利。
2、对数据和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
3、对弱势群体的特别保护。法律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妇女、消费者等的民事权利有特别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4、其他民事权益。民事主体享有法律规定的其他民事权利和权益。
法律依据
:
《民法典》
第一百零九条:“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第一百一十条: 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
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第一百一十一条: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第一百一十二条: 自然人因婚姻家庭关系等产生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
第一百一十三条 民事主体的财产权利受法律平等保护。
kk律师网(https://www.kklvshi.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民法典是什么的相关内容。
法律分析: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民法典系统整合了新中国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民法典,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民法典,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kk律师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条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民法典的权利分则中各种权利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权利分则中各种权利包括:1、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2、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等权利;3、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
民法典规定的新兴权利有哪些民法典规定的新兴权利有居住权。居住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物权编新增的用益物权的种类。居住权是指权利人为了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按照合同约定或遗嘱,在他人享有所有权的住宅之上设立的占有、使用该住宅的权利。居住权作为用益物权具有特殊性,即居住权人对于权利客体即住宅只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权利,不享有收益的权利,不能以此进行出租等营利活动。居住权的设立目的是满足生活
环境污染惩罚性赔偿民法典法律分析:民法典对环境污染惩罚性赔偿规定为:侵权人违反法律规定故意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严重后果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相应的惩罚性赔偿。因此,侵权人故意污染环境的,被侵权人在要求赔偿损失后,还可以要求侵权人承担相应的惩罚性赔偿,被侵权人可以额外得到更多的赔偿,侵权人没有故意污染环境的,不需要进行惩罚性赔偿。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九条因污
人民民主权利有哪些法律主观:1、财产所有权,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2、债权,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3、人身权,人身权,是指法律赋予民事主体的与其生命和身份延续不可分离而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人身权分为人格权和身份权两方面内容。,4、财产继承权,财产继承权是指公民依法承受死
新民法典对房屋产权的规定法律主观:新民法典房屋产权的规定是:房屋产权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内容。产权证上记载的房屋所有人是房屋所有权的拥有者,可以依法凭证管理和使用自己的房屋,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法律客观:《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第四条国家实行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不动产登记遵循严格管理、稳定连续、方便群众的原则。不动产权利人已经依法享有的不动产权利,
以民事权利为核心来分析民法体系一体系建构的范式(模式)在民法学体系中建构一个科学的民事权利体系,无论是对当前我国民法典的制定和民事司法实践,还是对于法学研究和教育,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当前,民法典的制定正在进行中,民法典的草案已经提交九届人大常委会讨论。无庸置疑,民事权利的类型及保护手段的规定是民法典的核心,并将最终决定民法典的优劣成败,正所谓“权利是私法的核心概念,同时也是对法律生活性的
民法典继承权的规定民法典继承权的规定为自然人死亡后其财产的继承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民法典继承权的规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自然人死亡后其财产如何被继承的一系列法律规定。这些规定旨在保护继承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促进家庭和谐。一、继承权的主体与客体根据民法典的规定,继承权的主体为自然人,即死者的合法继承人。而继承权的客体则是死者的财产,包括动产、不动产以及其
民法典房产归属权的法律规定新民法典房子归属权的规定是:婚前一方买房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该不动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视为只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该不动产应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属于婚前财产的,属于个人财产。新的民法典并未对房产进行修改,关于房产分配依旧延续之前的旧法律。如:男女
2024-06-10 02:58:19
2024-06-18 09:47:30
2024-05-14 04:37:34
2024-05-13 06:54:44
2024-06-14 21:21:53
2024-06-22 13:0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