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正文

近姻亲关系包括哪些

2024-05-31 14:53:59 | kk律师网

今天KK律师网小编整理了近姻亲关系包括哪些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近姻亲关系包括哪些

近姻亲关系包括哪些

【法律分析】

:1、亲姊妹兄弟和自己同源于母亲、父亲。是二代以内旁系血亲;

2、姨母、舅父、从母姊妹(姨姊妹)、从母兄弟(姨兄弟)、舅表兄弟、舅表姊妹和自己同源于毑母、毑父。是三代以内旁系血亲。

3、伯父、叔父、姑母、从父兄弟(叔伯兄弟)、从父姊妹(叔伯姊妹)、姑表姊妹、姑表兄弟和自己同源于祖母、祖父。是三代以内旁系血亲;

4、甥女、甥男、侄女、侄男和自己同源于母父。是三代以内旁系血亲。

近姻亲关系:

1、血亲的配偶,指自己直系、旁系血亲的配偶。如儿媳、姐夫等。

2、配偶的血亲,指自己配偶的血亲。如岳父、夫之妹等。

3、配偶的血亲的配偶。指自己的配偶的血亲的夫或妻。如妯娌、连襟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五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

(一)重婚;

(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

(三)未到法定婚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 第九条 有权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一条规定向人民法院就已办理结婚登记的婚姻请求确认婚姻无效的主体,包括婚姻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其中,利害关系人包括:

(一)以重婚为由的,为当事人的近亲属及基层组织;

(二)以未到法定婚龄为由的,为未到法定婚龄者的近亲属;

(三)以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为由的,为当事人的近亲属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近姻亲关系包括哪些

近姻亲关系包括哪些人

法律分析:

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1、姨母、舅父、从母姊妹(姨姊妹)、从母兄弟(姨兄弟)、舅表兄弟、舅表姊妹和自己同源于_母、_父。是三代以内旁系血亲。2、伯父、叔父、姑母、从父兄弟(叔伯兄弟)、从父姊妹(叔伯姊妹)、姑表姊妹、姑表兄弟和自己同源于祖母、祖父。是三代以内旁系血亲;3、甥女、甥男、侄女、侄男和自己同源于母父。是三代以内旁系血亲。

近姻亲关系:1、血亲的配偶,指自己直系、旁系血亲的配偶。如儿媳、姐夫等。2、配偶的血亲,指自己配偶的血亲。如岳父、夫之妹等;3、配偶的血亲的配偶。指自己的配偶的血亲的夫或妻。如妯娌、连襟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五条 亲属包括配偶、血亲和姻亲。

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为近亲属。

配偶、父母、子女和其他共同生活的近亲属为家庭成员。

衍生问题:

法律上规定哪些人属于近姻亲关系,有什么什么影响?

近姻亲关系是指三代以内有共同祖先的血缘关系。姻亲是以婚姻关系为中介而产生的亲属。血缘关系的远近是根据相同的遗传基因的概率来判断的。分类

1、血亲的配偶,指自己直系、旁系血亲的配偶。如儿媳、姐夫等。

2、配偶的血亲,指自己配偶的血亲。如岳父、夫之妹等。

3、配偶的血亲的配偶。指自己的配偶的血亲的夫或妻。如妯娌、连襟等。姻亲关系因夫妻离婚或夫妻中一方死亡、他方再婚而消失。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人类不仅需要有计划地控制人口的增长,重要的是要重视人口素质,因而“优生”成了家庭和社会所关心的问题。作为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身体健康,聪明活泼;对国家和民族来讲,民族的兴旺发达。国家的繁荣昌盛,其基础无疑是高质量的民族素质。因此,优生对于家庭幸福,对于国家富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亲属基因一级亲属父母和子女之间以及同胞之间,其基因相同的可能性为二分之一。二级亲属一个人和他的叔、伯、姑。舅、姨、祖父母、外祖父母之间,基因相同的可能性为四分之一。三级亲属表兄妹或堂兄妹之间。基因相同的可能性为八分之一。近姻亲结婚主要危害能明显地增加一些遗传性疾病的发病率,使其后代容易发生遗传性疾病,包括智力和上的缺陷。

近姻亲关系包括哪些

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

kk律师网(https://www.kklvshi.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的相关内容。

法律分析: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

1、亲姊妹兄弟和自己同源于母亲、父亲。是二代以内旁系血亲;kk律师网

2、姨母、舅父、从母姊妹(姨姊妹)、从母兄弟(姨兄弟)、舅表兄弟、舅表姊妹和自己同源于毑母、毑父。是三代以内旁系血亲。

3、伯父、叔父、姑母、从父兄弟(叔伯兄弟)、从父姊妹(叔伯姊妹)、姑表姊妹、姑表兄弟和自己同源于祖母、祖父。是三代以内旁系血亲;

4、甥女、甥男、侄女、侄男和自己同源于母父。是三代以内旁系血亲。

近姻亲关系:

1、血亲的配偶,指自己直系、旁系血亲的配偶。如儿媳、姐夫等。

2、配偶的血亲,指自己配偶的血亲。如岳父、夫之妹等。

3、配偶的血亲的配偶。指自己的配偶的血亲的夫或妻。如妯娌、连襟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八条 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以上就是近姻亲关系包括哪些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KK律师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kk律师网:www.kklvshi.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近姻亲关系包括哪些”相关推荐
民法典直系亲属指哪些人
民法典直系亲属指哪些人

民法典直系亲属指哪些人1.法律主观定义下,直系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等近亲属。而叔叔、姑姑、表兄妹、堂兄妹等属于旁系血亲。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五条的规定,亲属包括配偶、血亲和姻亲。其中,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被定义为近亲属。3.该法律还指出,配偶、父母、子女和其他共同生

2024-05-10 09:53:01
民法典中的直系亲属指哪些
民法典中的直系亲属指哪些

民法典中的直系亲属指哪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五条规定:亲属包括配偶、血亲和姻亲。一、民法典规定的直系亲属包括哪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五条规定:亲属包括配偶、血亲和姻亲。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为近亲属。就是法律规定的配偶和三代以内的直系血亲。即是我们认知的女方和男方三代以内的血亲。配偶、父母

2024-05-01 17:30:40
民法典离婚后亲属关系解除吗?
民法典离婚后亲属关系解除吗?

民法典离婚后亲属关系解除吗?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按新的民法典(2021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规定,亲属包括配偶、血亲和姻亲。离婚后,配偶关系当然是解除了的。血亲是指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包括直系和旁系,不会因离婚有变化。姻亲是指由婚姻关系而产生的亲属,但配偶本身除外。可分为血亲配偶、配偶血亲和配偶血亲的配偶三类。只能说离婚了之后部份亲属关系解除,部份不解除。例:如果以A男为主人公,

2024-06-08 05:28:14
民法学包括总论,物权,债权,知识产权,婚姻家庭,人身权,侵权责任法构成。各个法律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
民法学包括总论,物权,债权,知识产权,婚姻家庭,人身权,侵权责任法构成。各个法律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

民法讲解视频教程这本书是《民法讲义》系列中的第二卷,以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为对象,旨在传授民法学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日本物权法,在制度整体上参考的是德国法构筑的潘德克吞体系。但是,自民法典制定已经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今天的社会状况同当时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为对应这种变化,物权法也在通过立法的修改和法解释的展开逐步发生着变化。本书如实地反映了这种状况。该书论述全面,叙述简洁,条理

2024-05-10 21:59:07
产权包括哪些权利
产权包括哪些权利

民法典房产归属权的法律规定新民法典房子归属权的规定是:婚前一方买房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该不动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视为只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该不动产应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属于婚前财产的,属于个人财产。新的民法典并未对房产进行修改,关于房产分配依旧延续之前的旧法律。如:男女

2024-05-31 01:36:12
民法典包括哪些内容?
民法典包括哪些内容?

民法典包括哪些内容?民法典包括七大篇章,分别是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和侵权责任。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民

2024-05-26 04:26:38
民法典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民法典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中国首部民法典表决通过,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导读】2020年5月28日,这一天注定要被载入史册!28日下午3时,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开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从2015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启动民法典编纂工

2024-05-11 19:48:10
民法典中人身权益包括哪些
民法典中人身权益包括哪些

民法典中人身权益包括哪些法律分析:民法典中人身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继承权等。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二十条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第一百八十三条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

2024-05-31 03:0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