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正文

共同饮酒需要承担责任的四种情形是什么

2024-06-26 05:51:36 | kk律师网

今天KK律师网小编整理了共同饮酒需要承担责任的四种情形是什么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共同饮酒需要承担责任的四种情形是什么

中国法定饮酒年龄

中国法定饮酒年龄是年满十八周岁。

因为法律规定酒类经营者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酒类商品,并应当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予以明示,而法律中规定的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

饮酒的规定如下:

1、同桌喝酒的其他人有极力劝酒、故意灌酒、放纵饮酒、酒后未妥善照管等情形的,一般可以认为存在侵权行为且有过错,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同桌喝酒的其他人没有上述侵权行为或者对损害结果的发生没有过错或者损害结果的发生与喝酒行为没有直接因果关系的,不应承担侵权责任;

3、仅有部分人员存在侵权行为的,由实施侵权行为的人承担侵权责任;

4、被侵权人自身存在重大过错的,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

综上所述,过量饮酒不仅不利于身心健康,也有可能危及他人安全。因此,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提倡适量饮酒,在饮酒方面有一定的法律规范。所以,未成年最好是不要饮酒。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七条

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第十八条

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酒类流通管理办法》第十九条

酒类经营者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酒类商品,并应当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予以明示。因此在操作上并不具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九条

学校、幼儿园周边不得设置烟、酒、彩票销售网点。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彩票或者兑付彩票奖金。烟、酒和彩票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或者彩票的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是未成年人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任何人不得在学校、幼儿园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公共场所吸烟、饮酒。

共同饮酒需要承担责任的四种情形是什么

新民法典喝酒连带责任规定

法律分析kk律师网

喝酒连带责任规定:1、强迫性劝酒,如用语言刺激对方喝酒,或在对方已喝醉意识不清没有自制力的情况下,仍劝其喝酒的行为;2、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劝其饮酒,比如明知对方身体状况,仍劝其饮酒诱发疾病等;3、未将醉酒者安全护送,如饮酒者已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能力,神志不清无法支配自身行为,酒友没有将其送至医院或安全送回家中;4、酒后驾车未劝阻导致发生车祸等损害的,同饮者不仅要对共同饮酒的伙伴承担责任,还要对因事故受害的相对方承担相应的责任。连带责任人的责任份额根据各自责任大小确定;难以确定责任大小的,平均承担责任。实际承担责任超过自己责任份额的连带责任人,有权向其他连带责任人追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七十八条 二人以上依法承担连带责任的,权利人有权请求部分或者全部连带责任人承担责任。连带责任人的责任份额根据各自责任大小确定;难以确定责任大小的,平均承担责任。实际承担责任超过自己责任份额的连带责任人,有权向其他连带责任人追偿。连带责任,由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

共同饮酒需要承担责任的四种情形是什么

共同饮酒需要承担责任的四种情形是什么

kk律师网(https://www.kklvshi.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共同饮酒需要承担责任的四种情形是什么的相关内容。

法律分析: 第一是明知饮酒的人患有某种禁酒疾病或酒量有限或发现饮酒后出现不良反应以及明知酒后即将发生危险情形等仍与之对饮而不履行劝阻义务;第二是强迫性劝酒,如故意灌酒用话要挟刺激对方喝酒,或者在对方已喝醉意识不清没有自制力的情况下,仍劝其喝酒的行为;第三是未将醉酒者安全护送回家或通知其家属接应,如饮酒者已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自能力,神志不清无法支配自己的行为时,酒友没有将其安全送回家中或通知家属;第四是酒后驾车未劝阻导致发生车祸等损害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一千一百八十六条 “受害人和行为人对损害的发生都没有过错的,依照法律的规定由双方分担损失” 的规定,同饮人应承担一部分赔偿责任。相反,如果在知情的情况下,因大量劝酒而诱发对方疾病等意外情形,则应按照《民法典》的有关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以上就是KK律师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共同饮酒需要承担责任的四种情形是什么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kk律师网:www.kklvshi.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共同饮酒需要承担责任的四种情形是什么”相关推荐
共同饮酒承担责任的法律规定 新民法典喝酒连带责任规定
共同饮酒承担责任的法律规定 新民法典喝酒连带责任规定

中国法定饮酒年龄中国法定饮酒年龄是年满十八周岁。因为法律规定酒类经营者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酒类商品,并应当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予以明示,而法律中规定的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饮酒的规定如下:1、同桌喝酒的其他人有极力劝酒、故意灌酒、放纵饮酒、酒后未妥善照管等情形的,一般可以认为存在侵权行为且有过错,应当承担侵权责任;2、同桌喝酒的其他人没有上述侵权行为或者对损害结果的发

2024-05-16 00:52:35
饭店法人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饭店法人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饭店法人需要承担什么责任法律分析:酒店的法人代表在不同的场合要承担不同的法律责任,种类多样。譬如,在代表该酒店的场合,其个人签名即导致酒店承担责任的后果;如果酒店破产并负有个人责任,法人代表会受到将来再办酒店时的诸多限制;如果酒店触犯了有关法律的规定,可能法人代表的人身会受到限制,例如拒不执行法院判决法人代表被拘留;法人犯罪,法定代表人会受刑事处分,等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

2024-06-20 12:36:27
民法典追偿权18种情形(实务总结丨《民法典》规定的25种追偿权情形汇总)
民法典追偿权18种情形(实务总结丨《民法典》规定的25种追偿权情形汇总)

民法典追偿权18种情形民法典追偿权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权利人有权向有关当事人追偿因侵权行为、合同违约等造成的损失。民法典中详细规定了追偿权的多种情形,以下将逐一阐述。首先,当一方因另一方违约而遭受损失时,受损方有权要求违约方承担赔偿责任。这涵盖了合同履行的各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货物买卖、租赁、承揽等合同类型。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如因对方违约导致损失,受损方可以依法行使追偿权。其次,民法典

2024-06-16 09:21:00
民法典关于共同喝酒致死有什么规定?
民法典关于共同喝酒致死有什么规定?

民法典关于共同喝酒致死有什么规定?民法典没有明确关于共同喝酒致死的规定,但是明确了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也就是因为劝酒等行为导致行为人死亡的,要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024-06-27 23:20:15
雇员发生交通事故后雇主是否承担责任 交通事故看病需要垫付怎么报销
雇员发生交通事故后雇主是否承担责任 交通事故看病需要垫付怎么报销

雇员发生交通事故后雇主是否承担责任 雇员发生交通事故后雇主是否承担责任要看雇员是否因为执行工作任务而发生交通事故,如果雇员是在执行工作任务期间发生交通事故的,雇主要承担赔偿责任。一、雇员发生交通事故后雇主是否承担责任雇员发生交通事故后雇主是否承担责任要看是否属于执行工作任务,雇员发生交通事故负全责,如果雇员并不属于执行工作任务,雇主不承担赔偿责任。法律快车提醒您,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

2023-05-19 05:54:32
雇员发生交通事故后雇主是否承担责任 深圳交通事故索赔要什么材料
雇员发生交通事故后雇主是否承担责任 深圳交通事故索赔要什么材料

雇员发生交通事故后雇主是否承担责任 雇员发生交通事故后雇主是否承担责任要看雇员是否因为执行工作任务而发生交通事故,如果雇员是在执行工作任务期间发生交通事故的,雇主要承担赔偿责任。一、雇员发生交通事故后雇主是否承担责任雇员发生交通事故后雇主是否承担责任要看是否属于执行工作任务,雇员发生交通事故负全责,如果雇员并不属于执行工作任务,雇主不承担赔偿责任。法律快车提醒您,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

2023-05-21 16:30:43
交通事故鉴定的规定是什么 雇员开车发生交通事故,老板是否承担责任
交通事故鉴定的规定是什么 雇员开车发生交通事故,老板是否承担责任

交通事故鉴定的规定是什么 一、交通事故鉴定的规定是什么1.鉴定的申请和决定(1)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当事人和代办代理人有权向公安机关提出鉴定和重新鉴定的申请。但有如下条件:鉴定申请的理由要公道;鉴定项目有助于弄清事实的真相;鉴定项目切实可行,能够实现。(2)事故调查所需的鉴定由公安机关决定;事故调解所需的鉴定,当事人可以自行选择已在省级公安机关存案的鉴定部分鉴定。2.委托鉴定(1)委托

2023-05-24 16:00:27
雇员发生交通事故后雇主是否承担责任 交通事故索赔需要哪些证据
雇员发生交通事故后雇主是否承担责任 交通事故索赔需要哪些证据

雇员发生交通事故后雇主是否承担责任 雇员发生交通事故后雇主是否承担责任要看雇员是否因为执行工作任务而发生交通事故,如果雇员是在执行工作任务期间发生交通事故的,雇主要承担赔偿责任。一、雇员发生交通事故后雇主是否承担责任雇员发生交通事故后雇主是否承担责任要看是否属于执行工作任务,雇员发生交通事故负全责,如果雇员并不属于执行工作任务,雇主不承担赔偿责任。法律快车提醒您,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

2023-05-21 07: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