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精神赔偿标准 精神损失赔偿标准2023

2023-09-03 01:06:05 | kk律师网

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精神赔偿标准 精神损失赔偿标准2023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精神赔偿标准 精神损失赔偿标准2023

精神损失费赔偿标准

精神损失费的赔偿范围具体如下:
自然人因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的;
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物品,因侵权行为而永久性灭失或者毁损的;
非法使被监护人脱离监护,导致亲子关系或者近亲属间的亲属关系遭受严重损害的。

精神赔偿标准 精神损失赔偿标准2023kk律师网

精神损害赔偿金最高的规定是怎样的?

自然人的生命权、健康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等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时,可以依法请求赔偿精神损害 严重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数额分为5万元、4万元、3万元、2万元和1万元五个等级;一般性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数额分为8000元、6000元、4000元和2000元四个等级。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大家都知道,如果受到损害的话是需要进行赔偿的。第一种就是财产方面的赔偿。当然,还存在着一种精神损害赔偿主要是赔偿金的问题。很多人对于精神损害长的具体标准不太了解,比如说精神损害赔偿金最高的规定是怎样的?
一、精神损害赔偿金最高的规定是怎样的?
精神损害赔偿该赔多少?这一问题在法律界一直争议较大。2002年9月,四川省高院出
台《贯彻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意见》。《意见》明确规定:侵犯物质性人格权利的精神损害赔偿最高不得超过10万元;侵犯精神性人格权利的精神损害赔偿为500元-5万元。《意见》规定,非法侵害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的,属于侵犯物质性人格权利;非法侵害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隐私、遗体、遗骨,侵害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品,侵害监护权的,属于侵犯精神性人格权利。在确认侵犯他人上述权利,并“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的,法院就应当判决赔偿精神损害赔偿。确定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数额,应根据精神损害具有抚慰性、补偿性的特点,并结合四川省经济发展的现状综合考虑。
二、精神损害赔偿具体标准
因侵权行为致人死亡的,精神损害抚慰金为死亡赔偿金。死亡赔偿金应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费计算20年,对70周岁以上的受害人,年龄每增加1年少计1年,但补偿年限最低不少于10年。
因侵权行为致人残疾的,精神损害抚慰金为残疾赔偿金。残疾赔偿金的上限为10万元。其具体赔偿数额的计算公式为:100000 元×伤残等级系数×责任系数。计算残疾赔偿金不应考虑年限。侵权行为手段、情节、方式特别恶劣的,残疾赔偿金的数额可适当高于通过上述公式计算出的数额。
侵犯他人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监护权、隐私及其他人格利益等精神性人格权利的,其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数额标准原则上应掌握在500元至5万元的幅度内。鉴于我省各地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各地法院可在上述幅度内确定侵犯精神性人格权利的精神损害抚慰金的具体标准。
因侵权行为导致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品永久性毁损、灭失的,其精神损害抚慰金数额的确定标准适用上一条规定。
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侵犯他人精神性人格权利的,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数额不受最高限额5万元规定的限制,其具体赔偿数额应根据侵权人获利的多少而定。
同一侵权行为分别侵害两个或两个以上自然人人格权利的,侵权人应当按照本意见确定的赔偿标准分别向各受害人支付精神损害抚慰金。
在共同侵权案件中,无论被告人数的多少,作为多个被告共同所应承担的精神损害抚慰金数额均不能超过上述限额。
侵权行为造成受害人死亡的,或者侵害死者姓名、肖像、名誉、荣誉、遗体、遗骨、隐私的,无论主张精神损害抚慰金的人数有多少,作为被告所应当承担的精神损害抚慰金数额均不得超过上述最高限额。
对一审法院在责任划分正确的情况下,按照本意见确定的精神损害抚慰金数额,二审及再审法院不应加以改变。
首先在这里我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精神损害赔偿金的最高限额,在各个地方都是存在着一定争议的。但是根据四川省的相关政策的出台可以知道精神损害赔偿金最高是10万元,如果大家还有不懂可以咨询一下当地的相关部门。

精神赔偿标准 精神损失赔偿标准2023

精神损失赔偿标准2023

kk律师网(https://www.kklvshi.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精神损失赔偿标准2023的相关内容。

一、精神损害的赔偿标准是什么

1、精神损害的赔偿标准如下:

(1)公民身体权、健康权遭受轻微伤害,不支持赔偿权利人的精神抚慰金请求;

(2)公民身体权、健康权遭受一般伤害没有构成伤残等级的,精神抚慰金的数额一般为1000元至5000元;

(3)公民身体权、健康权遭受的伤害已经构成伤残等级,精神抚慰金的数额可以结合受害人的伤残等级确定,一般不低于5000元,但不高于80000元。

2、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

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

(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六)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法律、行政法规对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等有明确规定的,适用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二、精神损害赔偿包括哪些

精神损害的赔偿包括以下几点:

1、侵害人格权的精神损害赔偿;

2、侵害身份权的精神损害赔偿;

3、侵害财产权的精神损害赔偿;

4、侵害婚姻关系的精神损害赔偿;

5、侵害死者的精神损害赔偿;

6、违约行为造成的精神损害赔偿。

以上就是KK律师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KK律师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kk律师网:www.kklvshi.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精神赔偿标准 精神损失赔偿标准2023”相关推荐
什么和什么是贯穿始终的立法精神?
什么和什么是贯穿始终的立法精神?

什么和什么是贯穿始终的立法精神?“平等”与“保护”是贯穿始终的立法精神。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开启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在民法典中,“平等”与“保护”是贯穿始终的立法精神。在诸多条款中,体现了“绿色原则”的理念,这些规定为民事活动确立了“绿色规

2024-05-10 05:33:55
民法典河北 河北省2023年工亡赔偿标准
民法典河北 河北省2023年工亡赔偿标准

河北省交通赔偿标准2023最新河北省交通赔偿标准2023最新如下:1、残疾赔偿金等于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居民人均收入乘伤残系数乘赔偿年限;2、死亡赔偿金等于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人均收入乘20年;3、丧葬费等于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乘6个月;4、被扶养人生活费等于受诉法院所在地人均年消费性支出乘抚养年限;5、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于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出差伙

2024-06-25 03:28:34
在民法典中什么是贯穿始终的立法精神
在民法典中什么是贯穿始终的立法精神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编纂理念是法律分析:根据加强国家对婚姻家庭的保护,倡导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尊重婚姻家庭当事人的意思自治,注重夫妻婚姻家庭地位的平等,注重儿童最大利益原则的贯彻,注意保护婚姻家庭弱者的权益等立法理念,新增或修改补充了24项制度或规则。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一条婚姻家庭受国家保护。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保护妇女、未成年人

2024-04-26 09:01:30
误工费赔偿标准2023(工地停工几天才算误工费)
误工费赔偿标准2023(工地停工几天才算误工费)

误工费赔偿标准2023劳动者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正常情况下劳动工作收入-事故受伤后的劳动收入;无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最近三年收入总和(受诉法院所在地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3年÷12个月×误工时间。《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

2024-05-14 12:42:28
打伤人轻伤赔偿标准是什么
打伤人轻伤赔偿标准是什么

打伤人轻伤赔偿标准是什么打伤人轻伤的赔偿标准,具体如下:1、故意伤害轻伤,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2、针对损失可以提出附带民事赔偿请求,具体项目包括医疗费用、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营养费;3、如果可以评残的话,可以要求赔偿伤残赔偿金,被抚养人生活费。具体赔偿数额,各地的标准不一样,一般是医药费用的5到8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

2024-05-09 09:45:07
道德法律与人生的关系 人生侵权损害赔偿标准
道德法律与人生的关系 人生侵权损害赔偿标准

道德法律与人生的关系法律分析: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离不开法律和道德,道德是高标准的法律;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是隐蔽的法律;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不成文的法律;法律的背后是道德。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第八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人生权利主要包括公民的人身权

2024-06-12 21:25:32
民法典雇工 民法典雇佣关系人身损害赔偿标准
民法典雇工 民法典雇佣关系人身损害赔偿标准

民法典雇佣关系的法律规定雇佣关系侵权行为责任中国法律规定且经常涉及的雇佣关系纠纷中的损害赔偿主要有两种:雇主损害赔偿纠纷,是指雇主对雇员在执行职务中造成第三人损害依法应承担的责任,又称雇员致害责任。一、雇佣关系的法律规定有哪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雇佣关系的相关司法解释第九条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的,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人损害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

2024-05-09 10:11:29
民法典补助 新民法典工伤赔偿标准
民法典补助 新民法典工伤赔偿标准

新民法典工伤赔偿标准民法典工伤赔偿标准如下:1、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2、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属于工伤的有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

2024-06-29 01:29:41